房間內,坐在首位的威嚴老者問道:“現在,誰能告訴我事情的來龍去脈?”
事情是軍事情報處惹出來的,陳洛辛這個情報部門的頭頭躲不掉,隻能站出來將事情的經過簡要介紹一遍。
“大長老,我以個人的人格擔保,徐光榮對黨-國是絕對忠誠的,他隻是因為經曆了喪子之痛而失去理智,才會做出如此過激的行為。”
徐光榮終究是自己的下屬,陳洛辛幫他求情也相當於是幫自己。
“陳參謀長,你一句輕飄飄的過激行為就想掩蓋徐光榮犯下的罪行嗎?你知不知道因為他的愚蠢,不僅給我們國-安大馬分部造成2死1傷的慘痛代價,更是讓我們失去了‘利刃’這個重要的合作夥伴......”
這個指著陳洛辛鼻子罵的人,正是國-安的一把手項黨晟。
陳洛辛知道自家理虧,沒敢出聲辯解。
這事怎麼處置,還得等大長老發話。
坐在副手位置的老者出聲勸道:“好了,黨晟,你少說兩句吧!”
總長都發話了,項黨晟也不敢繼續造次。
總長指出了整件事的政治成因:“大馬大使會提出抗議不奇怪,本身‘利刃’在大馬就是一個財力、武力兼備的地方集團,我們最應該警惕的是:米國摻和進來的目的是什麼?”
大長老道:“總長說出了問題的關鍵所在,現在事情的起因已經很明朗,但我們需要弄清楚一點:真的是‘利刃’誤殺
我們的情報人員,還是有第三方在裡麵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大長老用了“誤殺”一詞,這個詞很有深意。
也就是說,無論人是不是“利刃”殺的,都必須定性為誤殺。
孫國標不僅不能殺,還必須安全送回。
這是事情的基本處置基調。
項黨晟從公文包裡拿出一遝資料,彙報道:“我們買通了經辦此案的當地警察,拿到了第一現場兩名死者的照片和酒店的監控錄像,我們分析了酒店的監控錄像,初步還原了他們的刺殺計劃,他們應該是安排了兩個殺手執行近距離刺殺,那名狙擊手則是提供火力掩護和補槍的......”
“但兩名死者都是要害部位身中了2槍,傷口是大口徑狙擊步槍造成的貫穿傷,而最為關鍵的是,‘利刃’隻在現場埋伏了一名狙擊手......”
“我們有8成的把握,現場應該還埋伏了另外一波凶手,至少是2人以上,他們通過遠距離盲射殺死了屋內兩人。”
一名狙擊手,一次隻能開槍打一人。
其中一人中槍,屋內另外一人肯定會第一時間找障礙物躲避。
不可能兩個都坐在原地,等你連開幾槍。
而且,還是隔著窗簾進行盲射。
這個基本的道理,很容易就理清楚。
項黨晟最後斷言:“要驗證是不是老米設的局,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隻要看看給軍事情報處傳遞情報的那名特工是否安全,便知分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