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東罵道:“滾你的蛋,壓力不在你身上,你當然說得這麼輕鬆了。”
張哲盛最後看向張冠鵬,再次確認道:“冠鵬,你找的那個人能確保絕對可靠嗎?”
張冠鵬道:“張總您大可以放心,我找的這個人絕對可靠,這家夥是個大孝子,他老母親腎衰竭,是我給他墊付了幾十萬的手術費。”
“他母親後續的康複費用也不少,他隻能依靠我,出賣我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就算他真的變節了,這件事也隻會止步於我身上。”
不得不說,張冠鵬永遠是那個時刻準備為江飛宇背黑鍋的人。
這幾人密謀的事情,倒也不複雜。
年初的時候,江飛宇專門撥了1億美金用於炒高比特碧的價格。
在江飛宇和多方有心人的炒作下,比特碧的價格從年初的均價2、3美元一枚漲到了現在的均價80美元一枚
。
不到一年的時間,價格漲了幾十倍去。
價格上漲後,江飛宇花出去的1億美元又幾倍地賺了回來。
你也不想想,江飛宇囤積了接近八十萬枚,每一枚的平均購入成本不到1美元。
他隨便拋售一部分,都能將這個錢給賺回來。
隻不過,江飛宇對現在這個80美元一枚的均價依然不是很滿意。
所以,江飛宇想到了某個釜底抽薪的絕戶計。
我們應該都聽說過,在發生經濟危機的時候,資本家寧願把牛奶倒掉也不會降價出售給平民。
這不是資本家們故意浪費糧食,而是這樣做對資本家最有利。
通過減少市場上某樣商品的供應量,來抬高商品的售價。
最終,實現銷售總額不變。
甚至,比平時賺得還多。
這筆賬不難算,我人為減少了一半的商品供應量,零售單價按照平時的三倍出售。
算到總價,自然是增了。
同樣的經濟原理,也可以用到
比特碧上。
江飛宇就是打算減少市場上比特碧的總量,來提高單枚的市場價。
雞賊的江飛宇,自然不可能減少自己盤子中的數量。
這不,他瞄準的是競爭對手盤子裡的量。
你可能會問了,如何操作呢?
江飛宇想到了後世經典的操作:讓黑客攻破這些主要比特碧交易網站的防火牆,竊取服務器裡麵存儲的比特碧。
而張冠鵬收入麾下的那個黑客,就是執行這個計劃的關鍵。
當然了,僅僅靠他一個人肯定是完成不了這麼龐大的計劃。
實際上,不用他自己怎麼動手。
隻需要他到暗網黑客交流區散播一下謠言,透露一份各家平台擁有的比特碧數量,自然有黑客會動手。
彆忘了,這些比特碧交易平台存儲的比特碧數量多則幾十萬枚,少則幾萬枚。
隨隨便便一個平台,就是幾百萬美元的虛擬資產。
而且,這種虛擬資產還很合適銷贓。
你說,這些黑客能不心動嗎?
演戲演全套,江飛宇暗中控製的三家比特碧平台自然也在黑客攻擊的範圍內。
正是因為知道即將有這麼多黑客要攻擊服務器,張曉東這個運營總管才會壓力山大。
明知自家的服務器大概率要被攻破,江飛宇自然不會在服務器裡麵存儲太多比特碧了。
能有個幾千枚,都算是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