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為這個計劃需要投入的資金太大,以及後麵穀歌業務重組導致集團換帥,或許這個計劃就按期實現了。
失去支援的馬斯-克,頂著巨大壓力獨自完成了這個龐大的計劃。
並且,計劃發射的衛星數量更是擴大到了驚人的1.2萬顆,未來20年還預謀增擴到4.2萬顆的規模。
這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星鏈”計劃。
雖說是低成本衛星,但上升到萬這個單位就非常龐大了。
這個工程可以說是罵聲一片,也被稱為世界級的“吃獨食”典範。
引用聯合國衛星登記網站公布的數據,整個太空中的衛星還不到2000顆。
國際電信聯盟對近地軌道和頻譜的獲取,采取“先到先得”原則。
SpaceX公司這幾萬顆衛星發射上去,將占據大量近地軌道和空間頻譜資源。
這意味著其他國家需要避開已申請的頻段和軌道,客觀上將壓縮其他國家太空探索的空間。
同時,這麼多衛星部署在近地軌道,不僅會對世界天文探索和天文觀測造成極大影響,還會造成大量衛星碰撞事故的發生。
當然了,馬斯-克現在的野心肯定沒這麼大。
人的野心,是跟實力成正比的。
他現在的實力,還不足以支撐這麼大的野心。
但不可否認,這家夥不僅是科學怪人,也是個商業鬼才。
自己吃獨食,讓彆人連湯都沒得喝。
要不是因為他背後有一個霸主國家撐腰,早就被彆人打死了。
話說回來,江飛宇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後世總共有20多顆衛星在為穀歌地圖提供精準定位和衛星圖片采集。
這其中既有穀歌自己發射的衛星,還有購買其他公司衛星提供的數據服務。
人家不僅僅是提供電子地圖服務,還有精準定位、不同分辨率的衛星圖片、氣象雲圖等服務。
穀歌地圖的霸主地位,可是憑實力奠定的。
官方找上飛宇集團的目的也很簡單,無非是希望飛宇集團能出麵把穀歌地圖從大陸市場擠出去。
去年,穀歌因為無法與大陸政府就“搜索過濾審查”達成一致,宣布將搜索服務由大陸內地遷移至香江。
本質上,這是穀歌不願意為了遵守我國的法律法規而放棄部分客戶。
但在外人眼中,這就是大陸官方施行的“地方保護主義”了。
你沒錯的時候,人家都能雞蛋裡挑骨頭。
稍微露出點馬腳,人家還不拚命做文章?
這不,老米商貿部就沒少拿這個來說事。
所以,官方現在也不好繼續通過行政手段繼續乾預穀歌地圖在國內的經營。
行政手段不好用,就寄希望於商業手段。
目前,飛宇瀏覽器是國內瀏覽器當之無愧的霸主,市場份額超過了百分之70。
同時,飛宇搜索也僅次於百渡搜索,市場份額達到了百分之39.2。
官方無非是希望飛宇集團能夠從瀏覽器到搜索引擎共同屏蔽穀歌地圖而已。
這樣一來,兩國之間的貿易糾紛就變成了兩家跨國企業之間的惡意競爭。
張哲盛擔憂道:“我們做出這一步簡單,但要考慮好相關的後果,這一步棋一旦落下,我們絕對會跟穀歌站到對立麵上去,我擔心的是他們出於報複而絞殺我們的海外業務。”
雖說飛宇集團和穀歌有不少競爭,但兩家在海外業務也有不少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