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張冠鵬和楊功傅應邀到唐人街參觀集團海外新業務的經營情況。
張冠鵬這次來米國出差,也有那麼點順道替江飛宇檢查一下杜琳菲和蘇語棠工作的意思。
扭約有三個公認的唐人街,分彆是曼哈頓南端下城的唐人街(Chinatown)、皇後區的法拉盛(Flushing)和布魯克林區的第八大道(Eighth?Avenue)。
而現在張冠鵬所在的位置,就是位於曼哈頓南端下城的唐人街。
1880年,老米發生經濟危機,白人大批失業,而華人卻有工開。
於是,這些白人就嫉恨華人,無端地指責華人搶了他們的飯碗。
隨後,就是著名的《排-華-法案》出台。
這些受到排擠和迫害的華人,開始向老米東海岸遷移。
首先進入扭約的華人,在曼哈頓下城東南區的勿街、柏克街落腳。
隨著人口的逐步增加,1890年左右形成了唐人街。
現如今,曼哈頓唐人街的範圍幾經擴大,西起百老彙大街,東到Essex大街,北起Grand大街和Hester大街,南至Worth大街和Henry大街。
這一大片,都是。
“目前,整個唐人街包含40多條街道,麵積超過4平方公裡,人口約16萬,居住在這裡的幾乎都是華人,不誇張地說,扭約的唐人街已經成西半球海外華人的最大居住地和商業區......”
蘇語棠作為本地人,詳細地為張冠鵬介紹這邊的情況。
入目所及,都是中式的複古建築和中文招牌。
不僅滿大街的華人麵孔,張冠鵬還能隨處聽到國內各個省份的方言。
那種撲麵而來的親切感,仿佛讓人回到了國內一般。
張冠鵬問道:“生活在扭約的華人有多少?”
蘇語棠介紹道:“人口約五十萬左右,百分之90以上是移民的後代,這幾年隨著大陸經濟的發展,移民米國的中產階級也逐漸多了起來,扭約是米國最繁華的大都市,成為了這些人落戶的首選。”
對於這些中產階級的選擇,張冠鵬懶得點評。
既然不認同自己的國家和文化,潤出來了也好。
張冠鵬還發現很多店鋪的貨架上已經開始上架燈籠、對聯、門神畫像等春節用的商品。
今年過年比較早,還沒過元旦就有點年味了。
看出了張冠鵬的疑惑,蘇語棠介紹道:“實際上,這些店鋪售賣的春節商品,絕大部分都是從國內進口的。這邊的人工成本比較貴,各種生活用品遠沒有從國內進口過來便宜。”
張冠鵬提議道:“參觀得差不多了,咱們去店裡看看吧!”
蘇語棠道:“這邊請,店鋪就在前麵百來米的地方!”
除了原來的飛宇商城體驗店,蘇語棠又在扭約的幾個唐人街盤下了6家店鋪。
名字就叫做“Chinese?Store”,專門售賣來自國內的商品。
與其說是商店,還不如說是一家麵向普通民眾的Chinese商品體驗館。
可以零售,也支持批發。
並且,主要客戶群體還是瞄準外國人。
所以,商鋪選址專門選在唐人街的入口處。
作為一家中型的商店,自然不能隻賣江飛宇提到的那幾樣“特色”商品,隻能說是主推那幾樣。
從食物到生活用品,再到各種五花八門的小商品,商品種類絕對過百了。
剛進入店裡,張冠鵬就看到有十幾個外國人在挑選商品。
蘇語棠感歎道:“有時候,我真的很佩服老板的眼光,我甚至懷疑他能預測未來一樣。”
張冠鵬好奇問道:“怎麼說?”
蘇語棠介紹道:“實際上,這6家店鋪剛開業才4天,我們按照老傳統雇傭了一批年輕華人女孩穿上漢服,沿街推廣咱們店鋪裡的商品。”
“我特彆想說的是這款叫作老乾媽的辣醬,很多本地人嘗過之後讚不絕口,不僅一次就買好幾瓶,還會介紹鄰居、朋友過來買,完全不用怎麼推廣,就成了暢銷商品。”
“老板不僅在商業上有各種奇思妙想,連外國人的口味也摸得非常準,我不服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