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5點50分,天邊逐漸泛起魚肚白。
這裡靠近赤道,日出、日落都是6點左右。
阿成估摸了一下進攻所需的時間,命令道:“開始吧!”
傳令兵立刻將命令通知到幾個陣地上的無人機群。
不到片刻,311架武裝無人機騰空而起,向兩公裡外的敵營飛去。
這311架武裝無人機裡麵,有220架掛載的是小型航彈,剩下91架掛載的是機槍。
而且,采用的是數字化編組控製模式。
一名操作員就能通過控製終端操作20架無人機進行投彈,大大減少了對操作人員的需求。
不到2分鐘,311架無人機就靠近敵人軍營。
最先預警的,是軍營中的幾條警犬。
畢竟,300多架無人機發出的聲音確實不小。
隻不過,還沒等執勤的軍官決定是否拉響警報,無人機群就飛進了軍營。
“敵軍空襲!”淒厲的警報聲在軍營內響起。
隻不過,短短幾秒鐘的時間根本不可能讓熟睡的士兵起來防備。
這些無人機攻擊明確,直接朝帳篷和車輛投彈就是了。
440枚6公斤重的小型航彈,如同下餃子一樣落下。
“轟隆”
“轟隆”
......
瞬間,無數火球在軍營內騰起。
一個巨大的蘑菇雲騰起,方圓百米內的帳篷、汽車、油桶全部被撕碎,三架無人機也被爆炸掀起的氣浪轟碎。
看樣子,這是剛好引爆了一輛運輸迫擊炮的彈藥車。
一些沒被航彈眷顧的帳篷,卻被掛載機槍的無人機盯上。
不少敵軍士兵還沒衝出帳篷,就被無人機上的機槍射成了馬蜂窩。
子彈毫無阻礙地穿過帳篷,將裡麵無數正在穿衣服的士兵打死。
當然了,3個團的兵力一起紮營,軍營的範圍自然不小。
這311架無人機對於這麼大的軍營來說,隻能算是局部精準打擊。
更加要命的,是462門迫擊炮。
其實,在無人機操作員開始投彈的時候,同盟軍炮兵就鬆開了手中的炮彈。
也就一秒左右,炮彈以接近290米/秒的初速度飛出。
短短2公裡多一點的距離,炮彈幾秒鐘便至。
而且,航彈的爆炸聲也很好地掩蓋了迫擊炮的聲音。
密集的爆炸,再次在軍營內騰起。
硝煙中,一名連長剛集結了70多名士兵,一發炮彈就在密集的隊伍中爆炸。
瞬間,包括連長在內死傷了十多人。
有經驗的士兵,立刻就地趴下躲避炮擊。
那些沒什麼經驗的新兵,還想找一個牢固的掩體躲避。
沒跑兩步,就被落下的炮彈撕碎。
60-80毫米左右的迫擊炮,射速普遍能達到每分鐘15-20發。
訓練有數的炮手,甚至能做到每分鐘25發。
阿成給炮兵的命令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打掉一個基數60發炮彈,沒喊停就繼續打。
不用管什麼精度,炮彈打進敵人軍營就行。
射擊精度不夠,那就靠數量來彌補。
於是,在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內,同盟軍就向敵人軍營傾瀉了2.8萬發的炮彈。
要不是2團提前囤了3萬發炮彈,其他三個團又帶了上萬發炮彈過來,還不一定夠他們這麼造。
說實話,印軍從小兵到多維利這個師長,都沒有見過這麼密集的火力。
此刻,士兵們除了找個安全的地方趴下躲避,彆無他法。
至於印軍自己的炮兵,人員、裝備、彈藥都在炮擊中損失慘重。
好不容易有幾十門迫擊炮組裝起來了,火力上也無法跟對麵抗衡。
再加上,同盟軍的無人機再次掛載航彈返回戰場,這幾十門迫擊炮很快就消耗殆儘。
一輛軍用吉普車後麵,多維利拿著步話機瘋狂地吼叫:“告訴你們團長,以最快的速度趕來支援,要不然我斃了他。”
聯係完那兩個團,多維利又越級打給國-防部請求派出空軍支援。
這家夥也不算笨,知道普拉沃沒有權限調動空軍部隊,與其浪費時間逐層請求支援,還不如自己直接聯係國-防部求援。
同盟軍這邊,副官報告道:“報告司令,炮兵已經打掉了8成的炮彈,步兵也運動到位。”
阿成看著遠處的炮火,命令道:“步兵立即進攻,迫擊炮每門最後打5發炮彈,然後前移支援步兵進攻。”
“是!”
很快,爆炸逐漸停止。
印軍的軍營,彌漫在一片硝煙中。
整個軍營基本上被犁了一遍,到處是各種殘肢斷臂和被炸毀的裝備物資。
為了取水方便,印國大軍選擇在河穀宿營。
不僅沒有什麼掩護,也沒
有事先挖掘掩體,這導致這三個團在剛才的炮擊中損失慘重。
目測,人員傷亡近半。
此時,各種呻吟聲和求救聲此起彼伏。
兩名印國士兵剛想救助一名被炸斷腿的傷兵,就遭到了班長的訓斥:“彆管傷兵,敵人步兵攻過來了,立刻拿起武器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