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區,習慣把臘月二十四稱之為“小年”。
祭灶、掃塵、吃灶糖......都是這一天的傳統年俗。
此刻,杭城李墨白家。
屋內,張少蘭腿上打著石膏,拄著拐杖指揮全家人忙著忙那。
“老李,你再去把依依和姑爺的房間打掃一遍,注意彆弄亂裡麵物品的擺放位置,一會陽陽和姑爺就到了,彆連感覺的床休息都沒有。”
李墨白勸道:“少蘭,你腿骨折坐著就行了,房間我能打掃好,不用你操心。”
張少蘭習慣性數落起自己男人:“什麼不用我操心?昨天你打掃房間的時候就把相冊的位置放錯了,什麼事都要我提醒你。”
李墨白小聲辯解了一句:“這不是年紀大了,記性變差了嗎!”
自從李婉依去世後,李墨白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蒼老。
50來歲的人,看起來比60多歲的人還老一些。
張少蘭嫌棄道:“就你記性變差,怎麼沒見我記性變差?彆廢話了,趕緊去收拾。”
李墨白也不爭辯,默默進房間打掃。
兩夫妻生活了幾十年,他早就找準了跟張少蘭的相處之道。
最有效的辦法,隻要從張少蘭的視線內離開,她自然就不會繼續逼叨了。
隨著李墨白進入房間,張少蘭又把注意力放在了養女李婉柔身上:“小柔,晚飯的菜都備好了嗎?”
李婉柔係著圍裙從廚房裡出來,事無巨細地彙報:“主菜都已經弄好,放在蒸籠裡熱著,幾個小炒的菜也備好,就等5點準時燒鍋炒菜,水果也早就洗好,還有給陽陽準備的各種糕點零食都裝盤了......”
富養了幾年,李婉柔倒是出落得更加亭亭玉立了。
論如何跟張少蘭相處,李婉柔也總結出了適合自己的經驗:隻要嚴格按照張少蘭的要求做事就行了。
張少蘭就是一個控製欲極強的女,大大小小的事都要遵照她的意思來。
隻要你順著她的意思來,她就不會在你身上找茬。
如果是普通的家庭成員,那肯定受不了。
完全沒有自己的人格和自由,誰受得了?
但李婉柔是養女,她先天就在這個家裡低人一等。
至少,張少蘭給她的物質條件不差。
她得先活下去,再談人格和自由。
張少蘭滿意道:“還是小柔你做事我放心,不像你爸那德行,沒有一件事能讓我不操心。”
李婉柔勸道:“媽,您先坐著吧,這樣有助於養傷,有什麼事吩咐我做就行了,爸畢竟年紀大了。”
在李婉柔的勸說下,張少蘭順從地坐下來。
同一時間,江飛宇的專機剛落地杭城機場。
往年,逢年過節都是李墨白、張少蘭去帝都看望外孫。
今年,因為張少蘭不小心摔一跤——腿骨折了,來不了。
加上好多年沒來杭城了,江飛宇便在過年前抽空帶孩子來看望一下外公、外婆。
對於這個大兒子,江飛宇是充滿虧欠的。
之前因為兩夫妻忙事業,基本上都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他。
江飛宇再娶沈君蘭後,李墨白和張少蘭也不方便經常去看外孫。
這孩子能得到的疼愛,無形中少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