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一時間,加州的山景城,一場收購談判正在進行。
收購方,是目前全球互聯網巨頭——穀歌。
被收購方,則是小有名氣的互聯網公司——Whats。
因為雙方的總部都在這邊,這次談判由穀歌的CEO——拉裡·佩奇親自帶隊。
去年,埃裡克正式卸任CEO的職務,由拉裡·佩奇這位創始人接過擔子。
而Whats的談判代表,主要以兩位創始人楊·庫姆、布萊恩·艾克頓為主。
拉裡·佩奇詢問道:“對於我方給出的收購方案,二位考慮得怎麼樣了?”
布萊恩·艾克頓有些猶豫,楊·庫姆卻態度鮮明地拒絕:“拉裡先生,貴方給出的收購價格實在太低了,達不到我們的預期。”
拉裡·佩奇勸道:“庫姆,作為一家成立還不到3年、員工也就50多人的創業型公司,我給出3.27億美元,外加部分穀歌股票的配額,這個價格已經不低了,人要知足!”
Whats成立於2009年2月,還有一個月才滿3年。
楊·庫姆絲毫不退讓:“公司成立時間和員工數量從來不是估價的標準,還是要看用戶數據和發展前景,我覺得Whats的價值被嚴重低估了。”
拉裡·佩奇辯駁道:“Whats的注冊用戶勉強到8000萬,月活用戶稍微高些,達到了百分之70以上。你們應該找風投機構評估過,知道我給的這個價格絕對很有誠意了。”
楊·庫姆依然拒絕:“拉裡先生,貴方的開價確實低了,我們Whats成立時間不長,但用戶增加速度絕對足夠亮眼,這也是貴方想收購我們的原因......”
楊·庫姆的態度很明確:他不反對賣公司,但價格達不到他的預期。
拉裡·佩奇思考了一下,詢問道:“說說你們的條件吧,我酌情考慮一下。”
楊·庫姆也不客氣,直接開價:“我們的條件主要有兩個:第一,收購價格提高到10億美元;第二,保留我們兩個現有職務,有效期3年以上。”
拉裡·佩奇明顯麵露不悅。
第二個條件還好,隻要兩人聽話,可以保留職務。
可價格提升到10億美元,就有點難以接受了。
不是穀歌拿不出這10億美元,而是值不值的問題。
本來估價3億多的公司,最後以10億成交,那董事會該如何看待拉裡·佩奇的能力?
顯然,拉裡·佩奇明顯認為楊·庫姆在把他們穀歌當冤大頭宰!
拉裡·佩奇朝布萊恩·艾克頓問道:“布萊恩,你的決定呢?”
出於對合夥人的信任,布萊恩·艾克頓歉意道:“拉裡先生,我們是一個整體,庫姆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
“那好吧,看來今天是打擾了,如果二位改變主意,隨時可以聯係我。”拉裡·佩奇直接終止了談判。
兩人客氣地將拉裡·佩奇等人送出了公司。
回到車上,拉裡·佩奇向助手交代道:“你回去聯係一下飛宇集團北米負責人,就說我們穀歌可以為他們海外飛信的推廣提供一些助力。”
助手問道:“先生,您是想通過扶持同類競品來打壓對方?”
拉裡·佩奇反問道:“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嗎?”
助手立刻道:“是,我回去立刻辦這事。”
拉裡·佩奇絕對想不到,他錯失了一個什麼樣機會。
上一世,僅僅隻過了一年多,Facebook就以190億美元將Whats收入囊中。
一年多的時間,價格暴漲了19倍。
到底不是專門搞社交的,不識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