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麵上,同盟軍早就埋伏到位。
為了對付印國來襲的敵機,阿成不僅集結了軍部警衛連、新兵營,還從1團抽調了2個連的老兵。
總兵力,差不多有900人。
哪怕不算新兵營,光是老兵也有接近380人。
以同盟軍埋伏的高射炮和便攜式防空導彈數量,能跳傘的敵軍估計連一半都不到。
至於能安全落地的人員,那就更少了。
實際上,阿成認為有這3個連的老兵就夠用了。
讓新兵營參加戰鬥,也不過是抱著實戰練兵的目的而已。
撈彬小跑走過來,彙報道:“司令,2號前哨站傳來信息,已經能聽到飛機的聲音了。”
阿成心頭一喜,命令道:“傳令下去,一級戰備!”
“是!”撈彬立刻將命令傳下去。
孫逸祺上次從毛熊國采購回來,帶回來了兩套小型的路基雷達。
但為了不打草驚蛇,阿成壓根沒用。
現代戰鬥機,一般都會配備雷達波接收裝置。
一旦被雷達鎖定,就會發出警報。
所以,同盟軍使用原始的辦法預警——人工預警。
在前方幾公裡外安排了好幾組人,發現敵機來襲立刻預警。
十幾架飛機從1000米左右的空中掠過,噪音是非常大的。
所以,他們肯定要從人跡罕見的地方飛過。
這也是同盟軍根據跳傘地點,大概推測出對方航線的原因。
要是不放心,可以多派幾組人在前方預警就是了。
此刻,運輸機內的印國突擊隊已經整裝待跳。
再飛20秒,就要到達預定跳傘位置了。
幾百號人深入敵人老巢執行斬首任務,目標還是那個如同惡魔一般的同盟軍總司令。
說不緊張,那肯定是騙人的。
他們隻能寄希望於,一會戰鬥機和轟炸機能多乾掉一些敵人。
地麵上,阿成等人也能聽到若隱若現的轟鳴聲。
慢慢的,聲音越來越大。
這代表著,距離越來越近。
此刻,所有人都在等阿成的命令。
阿成的手重重揮下,傳令兵立刻打出信號彈。
隨著信號彈升空,地麵火力同時開火。
22門35毫米高射炮第一時間發威,夾雜在其中的是46枚薩姆-16地空導彈。
印軍帶隊的中校營長剛跳出飛機不到5秒鐘,就看到了地麵上爆發出的要命火光。
那11架運輸機和兩架護航戰鬥機的駕駛員,更是被嚇得肝膽俱裂。
機載雷達上,密密麻麻的小紅點。
刺耳的警報,更是貫穿耳膜。
顧不得正在跳傘突擊隊成員,所有機長幾乎做了相同的操作:釋放乾擾彈,拉升或者轉向規避。
在跳傘的時候進行這種大幅度操作,對跳傘人員來說是非常致命的。
不少突擊隊人員被甩在機艙壁上,立馬昏死過去。
有些人,更是被從貨艙門甩飛出去。
一架CN-235運輸機被高射炮的炮彈擊中副油箱,劇烈的爆炸直接將機翼撕裂。
這架運輸機,馬上不受控製向下滑行。
裡麵還沒跳傘的30多名突擊隊成員,都爭先恐後向貨艙門跑去。
這種情況下,跳傘還有一線生機,待在飛機上必死無疑。
腦子正常的人,都知道怎麼選了。
幾秒鐘後,46枚導彈襲來。
密集的爆炸中,4架CN-235和2架CN-295先後被導彈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