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接二連三好消息(2 / 2)

作戰參謀走過來,將剛統計出來的傷亡報告遞給張祖輝。

張祖輝看了一遍,便交代作戰參謀上報司令部。

這一仗,同盟軍傷亡不到1600人,殲敵約1.14萬人。

1:7的傷亡比,這個成績還是不錯。

張祖輝詢問道:“阿丹坡那邊的戰況怎麼樣?”

作戰參謀彙報道:“得知援軍覆滅,敵加丹第二軍團又縮了回去,我軍傷亡約950人,敵人在陣地前留下約1400多具屍體。”

疊加一部分傷兵,這個加丹第二軍團的傷亡應該在2000人左右。

即便有2萬多人是民兵部隊假扮的,同盟軍留在阿丹坡的主力部隊依然有3萬人。

主動對加丹第二軍團發起進攻或許力有不逮,依靠地雷陣守住僅有的幾條出路還是沒問題的。

作戰參謀繼續彙報道:“總司令已經親臨阿丹坡的我軍營地,並抽調了2.2萬民兵部隊配合我們進攻西加丹行省,他讓我們不用操心這個加丹第二軍團,他會親自解決他們。”

聽到阿成親自出手,張祖輝立馬卸下一個大包袱。

根據情報顯示,坤甸港又登陸了超過2萬人的印國士兵。

並且,印國已經開始雇傭外國船隻加大兵力運輸的力度。

剛吃過一次虧,印軍不可能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敵人再次派兵過來救援加丹第二軍團,至少是5、6萬以上的部隊。

如果讓敵人合兵一處,對同盟軍核心區的威脅太大了。

所以,這個加丹第二軍團必須儘快拔掉。

但是,敵人這4.4萬人不僅占據有利地形和防禦工事,武器彈藥和糧食也不缺。

同盟軍主動進攻的話,絕對會付出巨大的傷亡。

阿成親自來到前線指揮,顯然是找到了破敵的良策。

張祖輝問道:“司令有什麼交代的嗎?”

“消滅敵人有生力量,摧毀印國在西加丹行省地方上的統治,掠奪有用的物資,挑撥不同民族之間的矛盾,破壞道路橋梁......”作戰參謀重複了一遍電文的內容。

張祖輝微微點頭,立刻召集手下軍官過來分配作戰任務。

......

阿丹坡這邊的同盟軍營地,阿成也在布置作戰任務。

阿成解決這個加丹第二軍團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斷水。

敵人固守的阿丹坡軍塞,確實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但是,卻有一個很明顯的缺陷——那就是沒有水源。

印國在建造阿丹坡軍塞的時候,之所以沒有擔心這個問題,那是因為他們在裡麵建造了多個雨水收集池。

加裡曼丹島這個地方,最不缺的就是降雨。

所以,加丹第二軍團也從來沒有操心過飲用水的問題。

阿成的辦法就是先利用人工增雨彈,將阿丹坡周圍地區的雲層全部打掉。

然後,派遣特種部隊混進去給敵人的蓄水池投毒。

這個辦法,還是兵工廠裡麵一個大陸援助的軍工專家提出的。

這位軍工專家不僅會造炮彈,以前還造過氣象增雨彈。

這幾天,同盟軍已經囤積夠了氣象增雨彈,都是能夠使用高射炮發射的炮彈。

為了防止被敵人提前察覺,阿成可是將重炮團和火箭彈團都來了過來。

重炮轟擊即使為了掩護斷水計劃,也是進一步削弱敵人的抵抗力量。

隻等投毒成功,就差不多能夠解決這個加丹第二軍團了。

科學實驗證明,人不吃飯可以扛一周,但不喝水連三天都扛不過。

隻要斷他們兩、三天水,這些印國士兵就會變成軟腳蝦。

屆時,同盟軍將不費吹灰之力解決這個加丹第二軍團。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