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成將這1734人編成一個加強團,直接送到占領區繼續積累印國人的仇恨值。
很多同盟軍不方便出麵乾的“臟活”,正好用他們來乾。
你彆說,他們殺起印國人比同盟軍還要狠。
這可能是,所有國家偽軍的共同優點吧!
......
坤甸港印軍臨時指揮部內,大軍總司令薩科伊正在召開高級軍事會議。
一名作戰參謀進來,低聲在薩科伊耳邊說了幾句。
聽完後,薩科伊直接氣得破口大罵。
同盟軍不僅將5萬多名俘虜的大拇指砍了,還貼心提醒印國準備好足夠的藥品和營地安置這些受傷士兵。
簡直是欺人太甚!
得知同盟軍的惡行後,在場的印國軍官也是義憤填膺。
生氣歸生氣
,薩科伊
立刻命令前線部隊收容這些被俘士兵。
即便這些被俘士兵已經成為廢人了,他們也不能不管不顧。
要不然,太傷部隊士氣了。
誰敢保證自己不會成為同盟軍的俘虜?
但薩科伊也不可能在這幾萬傷兵身上花費太多精力,簡單幫他們處理一下傷口,丟給國內頭疼吧!
心情極差的薩科伊,匆忙結束了軍事會議。
從接任大軍總司令開始,薩科伊就很清楚這是一個爛攤子。
從匪首孫國標遇刺到現在,也就僅僅一周的時間。
印國不僅損失了十多萬主力部隊,還丟失了大片國土。
東加丹行省全境淪陷,中加丹行省北部淪陷,南加丹行省淪陷,西加丹行省東部淪陷。
損失的國土麵積,已經超過了兩個行省。
並且,淪陷區的麵積還在不斷擴大。
可以說,同盟軍用步兵打出了閃電戰的效果。
一周的時間,印國連一半的部隊調動都沒有完成,同盟軍就已經全麵占據戰場的主動權。
戰前,印國計劃用於這一戰的兵力高達35萬。
但現在才過了一周的時間,就有12萬兵力被同盟軍消滅。
而剩下這23萬兵力,目前隻有14萬人被運送到加裡曼丹島。
並且,這14萬人還被分成了西加行省、中加行省、南加行省三部分。
這樣做,也是無奈之舉。
第一,是從政治上進行考量。
印國要是不分兵防守,這些行省就得白送給同盟軍。
隻要印國在這些行省上
還有成建製的部隊,損失多少領土還可以潤色一下。
你說前線還在拉鋸中,大部分民眾也不清楚。
要是暴露同盟軍已經占領了3、4個行省,那影響也太惡劣了。
其他少數族看政府不行會鬨獨立,周圍鄰居會趁火打劫,也不利於爭取老米的扶持......
分兵防守西加、中加、南加三個行省,也是無奈之舉。
第二,也是從軍事上的角度考慮。
加丹這邊的地形,確實不適合幾十萬大軍決戰。
現在,同盟軍不僅在占領區大肆掠奪有用資源,還在不斷破壞基礎設施和印國的統治。
幾十萬大軍深入內陸上百公裡,怕是連後勤保障都無法維持。
彆看印國國內已經在大規模征召預備役,好像可用兵力並沒有減少。
但現在失去了戰爭先手,印國完全是被同盟軍牽著鼻子打。
想要破局,難!
最後,戰爭大概率會演變成消耗戰。
決定勝負的已經不是指揮官的努力,而是看雙方的國力了。
同盟軍的國力確實遠遠比不上印國,但印國遭受的戰爭損失也幾十倍於同盟軍。
誰能夠撐到最後,真的很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