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同盟軍特意留出來的戰爭緩衝區,這些地方今天還在同盟軍手中,明天又被印國奪回去。
所以,這些土地完全沒必要納入統計。
阿成交代道:“軍事部門、內政部門、情報部門商量一下,看怎麼收一下這120多萬本地土著的心。”
阿成說的這個“收心”,可不是獲取這些本地土著的忠心。
咱們成哥,可不會乾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情。
有這個閒工夫,還不如想想怎麼提高一下陣亡士兵家屬的福利。
核心思路,就是斷了這120多萬本地土著回到印國懷抱的念想。
這樣一來,他們自然不會受到印國情報部門的蠱惑,成為遊擊隊、帶路黨。
“請司令放心,我們參謀部已經有初步的方案了,再落實一下細節就能實
施......”張海林簡單彙報了初步方案。
辦法很多,可以組合起來實施。
以印國官方的口吻在同盟軍統治區內散發傳單,號召這些本地土著起來反抗同盟軍。
在同盟軍的高壓統治下,這些本地土著自然不敢輕舉妄動了。
所以,傳單上還要加上威脅。
如果他們不反抗,選擇當同盟軍的順民,以後將要被納入清算。
為了鼓動一部分人行動起來,可以由同盟軍情報部門冒充印國情報部門執法釣魚。
不僅可以清除一部分頑固分子,還可以進一步打擊本地土著的信心。
比如,可以打開缺口放小股印軍進來掃蕩。
隻要有親人死在印國手上,他們自然會對印國產生仇恨。
必要時候,還可以讓由印國降兵組成的加強團士兵假扮,隻要做得乾淨些就行。
再比如,征召少部分本地土著青壯加入同盟軍。
安排這些土著士兵“沾”點血,再大規模宣傳他們的“英勇”行為,他們所在的家庭自然會被本地土著唾棄。
自然而然,他們也擔心被印國清算,隻剩下投靠同盟軍這條路了。
總之,類似的辦法還有很多。
而且,都有先例可以參照的。(小日子:這個我熟!)
孫逸祺繼續彙報道:“目前,我軍擁有的各項工業原材料足夠軍工、重點工業、部分民用企業6個月生產所需,糧食儲備足夠治下人口一年所需......”
除了少數幾個城市,同
盟軍幾乎將印國加丹4省搜刮了一遍。
沒有刮普通平民家庭,但稍微大點的企業都被刮了一遍。
華人和外國企業還好,能夠獲得經濟補償。
本地土著的企業和印國官方資產,真的是損失慘重。
光是黃金珠寶、印國貨幣、外國貨幣這些,就價值上百億美元。
其他各種物資,更是不計其數。
同盟軍動員幾十萬人搬運了兩個月,都沒有全部搬完。
為了不留給印軍,很多物資還進行了就地焚燒。
具體繳獲物資數量,到現在都沒有清點出來。
孫逸祺做彙報的時候,也隻能大概估一個數。
反正,印國官方公布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700多億美元。
這畢竟是4個行省1400多萬人口積累上百年的財富,倒也不算太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