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江飛宇又接著出席飛鷹集團第一座海外工廠的開工剪彩儀式。
工廠設立在莫西科工業區南部,工廠占地62000平方米,建築麵積17.4萬平方米。
按照產能設計,年產無人機120萬台。
投產後,公司生產的無人機產品和零部件可以有效覆蓋歐巴羅、中東、中亞等地的市場。
毛熊這廣闊的國土,還是能夠提供很多便利的。
西邊挨著好幾個東歐巴羅國家,西南端的領土又緊靠黑海、裡海。
這沿岸國家可不少,而且周邊都是常年動蕩地區。
飛鷹集團確實隻生產商用無人機,但人家買了後硬要改裝成軍用的,公司也沒辦法不是。
你也不想想,植保機能載幾十斤的農藥、化肥、種子上天,裝炮彈得多帶勁!
好吧,不生產軍用產品隻是飛鷹集團的借口。
這十多年來,飛鷹集團牢牢穩坐世界無人機市場的頭把交椅。
按照公司自己統計的數據,產品累計出口量超過了3000萬台,暢銷176個國家和地區。
要是疊加飛天科技的出口量,這個數據輕鬆超過4000萬台。
彆看出口了不少,但這東西的保有量並不高。
一來,無人機的壽命本來就短,能飛3年就不錯了。
二來,大部分無人機流入了戰亂地區,變成快速消耗的戰爭工具。
市場保有量少,也意味著需求不斷。
根據飛鷹集團自己的調研,戰亂地區已經衍生出很多
小作坊。
他們把那些被擊毀的無人機殘骸回收,拆掉所有能用的零部件。
東拚西湊,又能組裝成一架新的。
但這種拚湊能力,無疑受到零部件的影響。
莫西科這家工廠除了生產整機產品,還提供各種配件的批發服務。
這麼做,也是一種特殊的競爭策略。
現如今,全球生產無人機的廠商已經接近上千家,各類產品五花八門。
想要打動客戶,除了性能、價格這些,還有一個就是售後服務能力。
一旦你的零部件到處都是,買家自然會優先考慮選你的產品。
壞了自己修,不用找什麼官方售後。
莫西科這家工廠其中一個作用,就是扶持這些小作坊發展。
最好,以後變成如同汽車修理廠一樣普遍。
當然了,江飛宇選擇在海外設廠,也有國內的因素影響。
從江飛宇獲得的消息來看,高層已經授意製定無人機出口管控條例的草案。
草案製定到最終實施,估計也就這一兩年了。
屆時,所有無人機出口可能都要官方的審批。
無人機這東西,到底是商用還是軍用,完全就在使用者一思量之間。
比如A國,是咱們的盟友。
結果,無人機被賣給了A國的反對派武裝。
人家一告狀,你說高層偏向對方還是你企業?
無人機出口管控條例,就是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
飛鷹集團直接在海外設廠,也是為了規避這類的麻煩。
剪彩儀式結束後,分公司總經理唐
鋅仲領著江飛宇、楊隨風回辦公室談工作。
“目前我們這裡最大的問題,還是熟練工人的儲備量不足,產能最多隻能釋放百分之40左右,加上這裡漫長的冬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