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榮歸故裡(1 / 2)

1月5日,沙-巴亞庇。

隨著插有同盟軍軍旗的車隊出現,街道兩側的華人百姓立刻歡呼起來。

他們瘋狂揮舞著手中的旗幟,表達著對同盟軍談判代表的歡迎。

那種自豪感和認同感,完全是發自肺腑。

這幾年隨著同盟軍的強勢崛起,東南亞地區的華人社會地位都有不同程度地提升。

尤其是大馬位於加丹島北部這兩個州的華人,更是挺直了腰杆做人。

兩地就隔著一條邊境線,同盟軍又以東南亞華人保護者自居。

大馬也擔心招惹同盟軍的打擊報複,隻能儘量約束本地族不要去欺壓華人。

畢竟,同盟軍的高層9成來自大馬沙-巴地區,同盟軍又是執掌在一個好戰的強人手裡。

今天,孫逸祺和撈彬也算是以另外一種形式榮歸故裡了。

看著街道兩旁熱情的華人百姓,撈彬感歎道:“可惜應濤沒能堅持到今天。”

當初小漁村追隨阿成的四個老班底,張祖輝成為了戰功赫赫的將軍,孫逸祺成為同盟軍政務一把手,撈彬是阿成最信任的左右手之一。

唯有最先嶄露頭角的武應濤,在創業途中受到脅迫背叛了阿成。

孫逸祺提醒道:“你這話以後就不要說了,咱們不能去同情背叛者,要不然對不起這麼多流血犧牲的兄弟。”

“我聽老郭說,大馬這邊的情報小組一直有在照顧應濤的遺孤,司令算是蠻念舊情了。”

若非有阿成的交代,情報部門也

不可能做這種事情。

撈彬也知道不適合說這話,他也隻是有感而發而已。

出發點,不過是為武應濤感到可惜!

武應濤要是沒背叛,孫逸祺現在的位置就是他的。

一棟6層高的民房內,葉青華看著遠處歡呼的華人百姓也不由得產生了些許感慨。

幾百年來,無數華人因為戰亂、饑荒流落到東南亞討生活。

明明是最勤勞的民族,卻受儘了本地人的欺淩、屠殺。

如果沒有阿成和同盟軍,他們可能繼續沉淪下去。

以二等公民的身份,繼續隱忍活著。

或者,不得不融入本地人,放棄文化傳承和祖輩的姓氏。

現如今,終於出現了一個能將這些華人凝聚起來的主心骨,一個能夠庇護他們的勢力。

殺戮確實無法解決所有問題,但能贏得敵人的敬畏,能讓你挺直腰杆做人。

如果不是身份使然,葉青華感覺自己也會折服在阿成的人格魅力下。

手下彙報道:“頭,人手都散下去了,地下黑市、暗網有什麼風吹草動都能及時反饋過來。”

葉青華接到的任務,是及時獲取三方的談判結果,順便為同盟軍提供情報支撐,防止有外部勢力破壞談判。

如果真能夠在這邊扶持一個親國內的國家,將有助於打破老米的外圍封鎖。

產生的軍事作用,將是不可估量的。

所以,國內是很希望看到同盟軍立國的。

幾分鐘後,同盟軍車隊到達莎莉雅酒店。

這裡是亞庇有名

的莊園式酒店,私人沙灘、高爾夫球場、遊泳池、保齡球場、健身房、水療館等設施一應俱全,一直是西方遊客鐘情的度假酒店。

但今天,這裡被大馬官方包場了。

老米、印、同盟軍三方會談,大馬也就一個旁聽的資格,還得負責提供場地和安保工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