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事業部那邊已經核實了,確實有部分我們的低端機在阿三市場上流通。不過,並非正規渠道銷售過去的,而是灰洲的代理商偷渡過去銷售的......”
飛宇手機在灰洲一直執行低價傾銷的策略,加上低端機的產品質量向來過硬。
阿三本身離灰洲又比較近,市場需求催生了走私產業。
但阿三稅務部門不去打擊走私,卻讓飛宇手機給他們補稅,簡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飛鷹集團的那邊的情況也差不多,江飛宇已經得到楊隨風的彙報了。
走私進入阿三市場的無人機,既有毛熊那邊海外1廠生產的,也有南加丹那邊海外2廠生產的。
產品不是飛鷹集團直接銷售的,飛宇集團也沒有幫阿三控製走私的義務。
補交稅款,我補你個叼!
你看我理不理你!
現在比較麻煩的是Melpu這邊,好歹有幾千萬用戶在這邊。
本質上,Melpu在阿三的業務還屬於虧損狀態,壓根達不到繳稅的標準。
阿三稅務部門,明顯是找由頭搞錢!
張哲盛介紹道:“巧立名目從跨國企業身上搞錢,這個算是阿三那邊的老傳統了,也不算是故意針對我們飛宇集團,隻能說那邊做事風格向來這麼不要臉......”
阿三可不隻是坑大陸企業,麵對福特、哈雷、可口可樂、沃爾瑪等歐米跨國巨頭,同樣敢下狠手。
最出名的案例,要數2007年阿三
針對英倫企業——沃達豐的一係列製裁了。
阿三直接對沃達豐開出了20億美元的罰款,理由是“沃達豐是外國注冊資產,但與阿三業務往來密切,卻不向阿三政府納稅”。
此後,雙方開始了長達10多年的訴訟。
從阿三地方法院打到阿三高院,再到國際仲裁庭。
為了打贏跟沃達豐的官司,阿三稅務部門直接通過議會修改了企業所得稅法。
並且,提出了追溯50年的訴訟期限。
這種舉動,簡直連臉都不要了。
果真應了那句話:阿三賺錢阿三花,一分彆想帶回家。
要知道,英倫還是阿三的殖民時代老東家。
阿三連老東家的麵子都不給,自然不會顧及其他國家的臉麵了。
根據阿三媒體自己公布的數據,他們已經逼走了2600多家跨國公司。
聽人家那口氣,還挺得意的。
這些跨國公司來他們這邊投資,買地皮建廠房、提供就業崗位、積極納稅。
經過幾年的經營,企業開始盈利了。
這個時候,阿三稅務部門的“屠刀”就砍了下來。
看到你賺錢就各種罰款,不交錢就扣押廠房、設備、CEO。
玩互聯網的,不是下架你的應用,就是查封你的銀行賬號。
即便你想撤資了,還要扒你一層皮。
不高額賠償那些阿三員工一筆遣散費,你就彆想走。
阿三完全就是把這些外國企業當“牲口”對待,沒有任何偏袒,確實做到了一視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