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火大(1 / 2)

都說南韓是由財閥主導的國家,這話不假。

而“三星”這個名字,就是南韓財閥的代名詞。

之所以這麼說,那是因為三星集團一年的營業額頂得上這個國家五分之一的GDP。

三星集團旗下一百多家子公司和控股企業,能夠進入世界500強的子公司就有三家。

其中一家,正是三星電子。

三星電子總部,一場高層會議正在召開。

此時正在彙報的人,是分管生產的社長——崔勝賢。

“截止三個月,我們三星手機在大陸的市場份額已經不足百分之0.6。並且,還在不斷下滑中,預估今年在大陸市場的出貨量很難超過2000萬部。”

“而大陸惠城工廠現在的手機年產能依然超過8500萬部,多出來的6500萬部產能還要轉銷東南亞國家,不僅無法享受當地的各種優惠政策,進入他國市場還要繳納一道關稅,令我們的產品缺乏競爭力......”

“經過綜合考量後,生產部門的建議是關閉大陸惠城工廠,將工廠搬遷到人力資源成本更加低的阿越國。”

聽到要關閉惠城工廠,與會的高層都開始交頭接耳。

眾人如此失態,蓋因為惠城工廠對三星電子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

1992年8月24日,當時兩國剛開始建交。

8月底的時候,三星電子就在大陸惠城建立他們進入大陸的第一個前哨站——惠城電子。

惠城工廠剛建立的時候,主要是本地化生產一些銷售往大陸的商品。

直到2002年,三星手機才開始進入大陸市場,惠城工廠也轉為生產手機。

那個時候,移動手機剛在大陸鋪開,統治大陸市場的手機品牌是摩托羅拉、諾基亞。

誰也沒想到,一部《我的野蠻女友》讓價值4000元的Anycall手機在大陸賣斷貨。

甚至,多地門店出現連夜排隊搶購的現象。

大陸消費者“人傻錢多”的本質,也暴露在三星眼中。

僅僅第二年,三星電子又在北方津門建立第二座手機生產工廠。

到了2004年,三星手機在大陸的出貨量就超過了1400萬部。

然後,三星手機開始在大陸市場一路長虹,足足輝煌了十多年。

巔峰時期,三星手機在大陸的市場份額超過了百分之20,後麵幾名加起來的出貨量都沒有他們一家多。

同一時期,惠城工廠占據三星手機全球出貨量四分之一的產能。

可以說,如果沒有大陸市場的幫助,三星手機也不可能打破摩托羅拉、諾基亞在全球手機市場的統治地位。

惠城工廠不僅是三星電子輝煌的見證,也是他們在大陸的最後一家工廠。

一旦關閉惠城工廠,那也意味著三星手機徹底放棄了大陸市場,與過去的榮耀做告彆了。

儘管三星手機的出貨量依然是全球第一,但他們的霸主地位早就徒有其表。

雖說排第二名的蘋果手機出貨量沒有他們多,但人家單部手機的銷售金額高啊!

整體銷售額,三星手機根本沒法跟蘋果手機比。

三星電子走到今天這一步,隻能說是他們自找的。

最主要一個因素就是2016年的時候,南韓幫助老米在我們家門口部署導彈,徹底傷了大陸民眾的心。

官方是沒有明確說斷絕雙方的經濟合作,但下麵的企業要是領悟不到高層的用意那就真的是蠢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