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般若之行(10)(1 / 2)

重嶽廷說罷也不等雪霽做出反應,帶著一群人便浩浩蕩蕩的離開了會場。

對於重嶽廷臨行前的狠話唐挽月等人作何反應,自然是毫不在意,尤其是壓了對方不止一頭的雪霽,對她而言,這話不過是敗者因自尊心而發出的犬吠,沒有絲毫用處,和笑話一般,根本不值得放在心上。

會場中攪事的人走後,安靜了一瞬,而後又恢複成原來的樣子。

在唐挽月幾人找到地方坐好後,原先在論道的人接著被打斷之前話繼續說著。

論道和唐挽月想象中的其實不大一樣,在她的想象,應該是兩個修士互相辯論自己對己道的理解,然後在由雙方對撞的火花中產生新的感悟,而餘下的人就是純聽。

但事實上的論道是分為兩階段的,第一階段是講道,一個人坐在會場主位上講述自己對所修之道的見解。

在其講述完畢後,論道會便會進入第二個階段,此階段是論道,是由主講人與其他聽到之人的辯論,所有聽了第一階段的人在這個階段都可以像講道人提問或質疑,然後由提問人和講道人雙方,就提問人提問的問題或質疑展開討論,然後碰撞出新的感悟。

“……之前提到我從生靈中感悟到火育萬物生,亦可讓萬物亡,我也因此明白火之一道,非僅有烈焰焚燒,更可通過此道感悟生死平衡,不過我行此道時日尚短,總於腦海中的靈感失之交臂,如今也隻是堪堪窺見門庭。”

講道的人是一位長眉老人,由於在唐挽月幾人來之前他已經講的差不多了,所以他接了之前沒講完的話也沒講幾句便結束了。

長眉老道結束後,會場中靜了幾瞬,而後便有人對著長眉老道提成質疑:“道友在火之一道中感悟生死平衡,但我卻覺得並非如此。

火雖孕育生靈,但也並非所有生靈的誕生皆與火有關;火雖可焚毀生靈,但這其中也並非沒有一線生機。

所以在下認為,與其說火之一道中蘊藏著生死平衡的道韻,不如說此道中藏有生死製衡的道韻。”

長眉老道聞言先是一愣,簡單思索後哈哈一笑:“生死平衡也好,生死製衡也罷,皆是對道的感悟。

道之萬千,單憑人言敘述,又怎能真的說清,又怎能完全一樣。

所以你我二人之言,不存在錯對之分,隻是對此道的理解不同。

所以他人之道可聽可借鑒,但萬不可重複,複走他人之道,永遠無法成就真的自己。”

提出質疑之人聞言臉上似有感悟,對著長眉老道拱了拱手後表示謝意,長眉老道見此則是笑著點了點頭。

之後陸陸續續有人提出問題和質疑,有些是關於火之一道的,有的則是長眉老道最後幾句中提起的生死平衡之事。

這道一直論到的下午酉時才結束,結束時會場中的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或多或少的思索之色,明顯是都有些收獲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