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天的調查,警方終於發現了一些重要線索。通過對王強生前行蹤的調查,發現他在案發當晚曾搭載過一名神秘乘客。根據出租車內的監控錄像顯示,這名乘客身穿黑色風衣,頭戴黑色帽子,麵部被口罩遮擋得嚴嚴實實,看不清長相。乘客上車後,指示王強前往南郊的荒地。到達目的地後,乘客突然掏出匕首,威脅王強下車,並將他帶到荒地中央,隨後對他進行了殘忍的殺害。
在調查王強的人際關係時,警方發現他最近與一名名叫趙剛的男子發生過激烈的爭吵。原來,趙剛是王強的債主,王強因為賭博欠下了趙剛一大筆錢。趙剛多次向王強討債,但王強一直以各種理由推脫。案發當晚,有人看到趙剛在王強的出租車附近出現過,行為舉止十分可疑。
蘇然覺得趙剛有重大作案嫌疑,立即對他展開了調查。然而,經過一番調查後,發現趙剛在案發時間有不在場證明。案發當晚,他正在和幾個朋友在酒吧喝酒,一直到淩晨三點才離開酒吧。酒吧的監控錄像和趙剛的朋友們都可以為他作證。
線索再次中斷,案件陷入了更深的迷霧之中。蘇然感到無比的挫敗和迷茫,他不知道凶手到底是誰,也不知道凶手的作案動機是什麼。但他心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那就是一定要將凶手繩之以法,為受害者討回公道。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蘇然和他的團隊日夜奮戰,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線索。他們對兩起案件的所有證據進行了重新梳理和分析,試圖從不同的角度找到案件的突破口。
一天,小李在對兩起案件的現場照片進行對比時,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細節。在林曉遇害的小巷牆壁上,有一處劃痕的形狀與王強手腕上手表表麵的劃痕極為相似。這一發現讓蘇然看到了希望,他推測這兩起案件很可能是同一個凶手所為,而這些劃痕很可能是凶手留下的某種標記。
為了進一步驗證自己的推測,蘇然帶領團隊對所有可能與案件有關的人員進行了排查。他們走訪了上百家酒吧、餐廳、旅館等場所,詢問了數千名群眾。經過艱苦的努力,終於有了新的發現。
在一家小旅館的登記記錄中,警方發現了一名可疑人員。這名男子名叫張峰,35歲,無業遊民。他在林曉遇害的前一天入住該旅館,在王強遇害的第二天退房離開。據旅館老板回憶,張峰入住期間行為舉止十分怪異,很少與人交流,整天把自己關在房間裡。
蘇然覺得張峰有重大作案嫌疑,立即對他展開了追捕。經過一番艱苦的偵查,警方終於在城市的另一個角落找到了張峰的藏身之處。
當蘇然帶領警察衝進房間時,張峰正坐在床上,眼神呆滯地看著前方。他的麵前擺放著一些照片,照片上都是林曉和王強的屍體。
“張峰,你被捕了!”蘇然大聲說道。
張峰緩緩抬起頭,看著蘇然,臉上露出一絲詭異的笑容。“你們終於找到我了。”他的聲音低沉而沙啞,仿佛從地獄傳來。
經過審訊,張峰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實。原來,他曾經是一名優秀的外科醫生,但因為一次醫療事故,他被吊銷了醫生執照,從此一蹶不振。他開始酗酒、賭博,生活變得一團糟。妻子也因此離他而去,帶走了他唯一的女兒。
張峰將自己的不幸遭遇歸咎於社會,心中充滿了仇恨。他開始策劃一係列的殺人案件,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報複社會。他選擇林曉和王強作為目標,是因為他們在他眼中都是社會的渣滓。林曉在酒吧工作,生活不檢點;王強則是一個賭徒,整天遊手好閒。
張峰用極其殘忍的手段殺害了他們,並在現場留下了那些奇怪的劃痕。這些劃痕是他自己創造的一種符號,代表著他對社會的審判和懲罰。
至此,這起震驚全市的連環殺人案件終於告破。蘇然和他的團隊用他們的智慧和勇氣,成功地將凶手繩之以法,為受害者討回了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