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賣皮子(1 / 2)

白龍溝所屬的公社叫紅旗鄉公社,說是公社,其實也是林場場部。

1958年9月,為了響應人民公社運動,搞好社會主義農村建設,紅旗鄉改為紅旗鄉人民公社。紅旗鄉公社下轄12個大隊,108個生產隊,有3600多戶,擁有勞動力1.5萬多人。

1968年,大白山行署紅旗林場被下撥到縣裡管理,從此紅旗鄉公社鄉黨委與紅旗林場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的管理模式,即紅旗鄉既是公社又是林場,行政級彆為副處級。

王大山並沒有銷售的渠道,去公社也隻能是傻大姐下棋——走一步看一步。

這年代,農民要想賣貨,合法的途徑隻有一個,就是賣給供銷社。至於不合法的途徑,隻要是賣給彆人,都不合法。

畢竟,一個投機倒把,薅社會主義羊毛的帽子扣上,那就是人民公敵了。

但現在已經是1980年,距離1984年放開民營經濟還有不到4年,越來越多的小商小販開始走上街頭,靠著倒買倒賣改善生活,萬元戶也在悄悄的開始滋生了。

公社對於小買小賣越來越寬鬆,隻要沒人舉報,就沒有人多管閒事。

王大山先來到了供銷社,他並不想將鬆鼠皮子賣到供銷社,因為供銷社的價格給的太低,隻是想先過來問問價格。

進到供銷社,兩個中年婦女正在櫃台上嗑著瓜子,見到王大山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也不搭理,繼續聊著天。

王大山無奈,隻好上前問道:“同誌,我想賣點灰鼠肉和灰鼠皮子,能多少錢收?”

櫃台中的其中一位售貨員一聽王大山要賣貨,扭頭大喊一聲:“主任,有人賣貨。”

沒過兩分鐘,一個40來歲的禿頂白胖子就從裡間辦公室裡噔噔噔的走了出來。

白胖子麵色和善,但笑容當中帶著一絲精明。看著王大山說到:“小兄弟要賣貨?賣什麼貨,拿出來看看?”

“賣一些灰鼠肉和灰鼠皮子。”王大山放下竹筐說道。

白胖主任在王大山的筐裡翻來翻去,挑挑揀揀:“你這灰鼠還算新鮮,皮子也算完整,這樣吧,灰鼠肉我給你5毛錢一隻,皮子我給1塊一張,怎麼樣?”說完笑眯眯的看著王大山。

王大山聽完,背起竹筐,頭也不回的往外走去。

剛走出供銷社大門,白胖主任便追了出來,拉住王大山:“哎,哎,哎,小兄弟,你彆走哇。有事好商量,有事好商量。”

王大山說:“這個價格我不賣。”說罷轉身又要走。

白胖主任忙又拉住王大山,說到:“小兄弟,你想不想將你的皮子賣個好價錢?想的話咱們那邊說話。”說著指了指供銷社旁邊的山牆。

王大山不知道供銷社主任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有些狐疑的看著白胖子,還是跟著他走到了一旁。

白胖子主任看王大山跟了過來,忙道:“小兄弟,我也不瞞你,你這些東西,若是供銷社收購,也隻能給你這個價錢。但你要是想賣個高價,我可以給你指條明路。”

“什麼明路?”王大山問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