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真的見血了(1 / 2)

也不怪祥子懷疑,這個年代,《廬山戀》的票太不好弄了。

《廬山戀》這部電影,描寫的是一位心懷祖國的國民黨將領的女兒,在大運動後的第一個秋天回到了祖國,在廬山遇見了一位同樣熱愛祖國,期望振興祖國的高乾子弟。兩人在廬山相知相戀,但因衝不破社會環境的枷鎖,隻能暫時分彆,天各一方。

五年後,姑娘又回到了廬山,青年適逢出差故地重遊,兩人又不期而遇的相遇,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

這部電影如果換成任何一個時代,都隻不過是一部普普通通的愛情電影,並沒有什麼出彩之處。女主角不算特彆漂亮,表演更是略顯浮誇,相當符合70年代電影表演的特征。如果單論表演,這部電影也就勉強能夠及格。

但,在80年這個時代,這部電影就是一部驚為天人的電影。

當時社會處於後大運動時代,又是改革開放的初期,保守和開放兩種思潮在劇烈的碰撞,左和右的線路也在不斷的鬥爭。這個時候,東風和西風差不多平分秋色,但人們還是更渴望西風。

於是,便有了《廬山戀》這部電影。

而這部電影中,女主角在82分鐘的影片裡,一共換了43套衣服,全部都是導演組從香港購買的洋裝,十分的時髦。不但引領了當時國內少女們的穿衣時尚,更提升了整個時代的審美,大大開放了人們的眼界。

不僅如此,這部電影裡,還有一個女主角輕輕吻上男主角臉頰的鏡頭。

這輕輕的一吻,一石激起千層浪。讓渴望自由,向往愛情的年輕人們第一次有了大膽的憧憬,更是讓保守的老一輩們捶胸頓足,大歎人心不古,世風日下。

這使得這部電影一上映就已經背負了種種的爭議。

但不能否認的是,它是引領了當時的文藝和社會潮流的電影,在後革命樣板戲時代,很受年輕人的追捧。

如今電影已經上映了十多天,熱度依然居高不下。不少四九城的小青年們都在工人文化宮電影院的售票口等待退票。

退票是不可能退票的,永遠都不會有人退票。

蘇林和祥子當然不用去等退票,他們有票。此時上一場電影還沒有散場,所以他倆就坐在電影院的台階上,等待著下一場電影開場。

在1980年,京城有無數的小青年還沒有工作,他們打架鬨事拔份子,到處刷夜拍婆子,沒有一點安分。自個兒號稱頑主老炮兒,實際在老百姓的眼中就是赤裸裸的地痞流氓小混混。

工人文化宮就是四九城打架鬨事最嚴重的地方,這裡不但有電影院,還有歌舞廳。頑主們都喜歡這個地方,在頑主們的眼中,跳舞摣琴就是最時尚的行為。

蘇林和祥子坐在台階上,雙眼不由自主的四處打量著,看見長的漂亮的姑娘還吹個口哨調戲一番,一邊說說笑笑,一邊品頭論足,早就把王大山說他今日有血光之災的事情忘了個一乾二淨。

要麼說倒黴的時候喝涼水都塞牙呢。

此時四九城裡有名的大混子李德寶也來看電影,他帶著一個姑娘,這是他新柳的小蜜。為了在這個新小蜜的麵前顯擺他的能耐,特地找人弄了幾張電影票,帶著姑娘和兩個小兄弟來文化宮看《廬山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