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看到了,以前跟著咱們一塊混的兄弟,現在都過上了好日子。大夥以前是饑一頓飽一頓,吃了上頓沒下頓,現在不光能吃飽了,還吃得比彆人都好。
我算過了,即便銷售最差的兄弟,每個月都能拿70塊的工資加提成。你說,如果山哥是個小心眼的人,他能願意把這麼多錢分給兄弟們嗎?
再說這次做局的事,按理說我的命是山哥救的,我為了他的事兒挨一刀不是理所當然的嗎?可就算如此,他還是給了我500塊錢的補償,你說現在什麼樣的人有他大氣?
老六,我可以毫不客氣的告訴你,王大山是我見過的人裡麵見識最廣,也是最大方最聰明的人。你可能能騙他一次,但絕對騙不了他第二次。
如果跟他合夥做生意是想用他做踏腳石,借雞生蛋,用他的錢發你的財,我勸你千萬彆這樣乾。想想孔老二,現在還不知道在局子裡怎麼生不如死呢。”
趙善聽了之後若有所思,手中的蘋果也不削了。良久之後,他才把蘋果遞給李德寶說道:“德寶,我知道了。如果能跟山哥一塊做生意,我肯定不會起花花腸子。
我這就回去好好想想,看看怎麼才能解決山哥說的問題,你好好休息,我先走了。”
說完,趙善起身穿上外套頭也不回的出去了。
趙善倒不是真像李德寶說的那樣,想用王大山的錢借雞生蛋,但他從來沒想過做生意這裡麵的門門道道。他以為,隻要有本錢,肯拚命,在現在這個社會,肯定能夠賺到錢。
但他沒想到的是,誰願意白白的把錢投給他,更何況是一個並不是太熟的人。就算能掙到錢,可王大山家大業大,也不可能跟他一起去廣東倒貨。
他決定回去好好想想,目標還是不變,爭取拉到王大山的投資,隻是雙方占股的比例,各自的職責,和財務的監管措施,要想的清楚明白。
甚至再進一步,把銷售目標,盈利計劃和未來的發展規劃都想清楚,爭取一次性讓王大山認可通過。
1981年的冬季,一個年輕的小夥子邁出了成為倒爺的第一步。在改革開放的第四個年頭,一切都在欣欣向榮的野蠻生長,不出意外的是,趙善一定會成為這個年代裡,飛在風口上豬。
王大山從醫院出來,一邊溜溜達達的往招待所走,一邊琢磨著倒爺的生意。
沒錯,當趙善找他說倒賣電子表的生意的時候,他動心了。這個年頭,隻要能把電子產品從南方運到北方,那就代表著人民幣的到來,貨物根本不愁銷路。哪怕是在路邊偷偷擺個攤子,生意也絕對不會差了。
王大山其實從心裡是想跟趙善合作的,因為他認識的這些人裡邊,隻有趙善有這種開拓市場的決心。他能敏銳的發現電子產品的商機,又願意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這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品質。
但趙善畢竟不是自己人,能不能相信他,還要打個問號。所以他才把這個問題拋給了他,讓他去想解決的方法。
這個生意,王大山是一定要占大頭的,哪怕多投點錢都無所謂,但必須要有話語權,必須要能掌控住趙善。
既然當倒爺,那就不能小打小鬨。現在是在國內倒,以後肯定要跟老毛子倒。現在是一兩個人,未來說不定就是一個團隊,包一兩節車廂都說不定。
再說了,以現在這種社會環境,做倒爺生意還是有一定的風險的,真被人舉報告發了,弄不好也是要坐牢的。
如果生意的掌控權不在自己手裡,王大山寧願不做這種生意。
現在還沒有公司法,沒有什麼風險投資,更沒有什麼Ab股,同股不同權,合夥人製度也不完善,以後要是出了問題,根本無法用法律的手段來扞衛自己的利益。
所以,如果不能徹底收服趙善,他寧願不乾這事兒,反正他現在吃喝不愁,隻要穩穩當當的,未來也不可能為了錢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