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山見目的已經達到,便約好明天中午來接王士昌去看看院子。
正事聊完,兩位老爺子又拚起了酒,但虎骨酒不能多喝,一人隻喝了二兩,便換了茅台。
王大山又陪三位老人喝了幾杯,就結束了酒局。
袁奶奶給幾人泡了壺茶,王大山給大家倒上。然後便恭恭敬敬的掏出了請柬,雙手遞到了金老爺子麵前,說道:“金爺爺,誠摯的邀請您屆時蒞臨鐵路招待所餐廳,參加我們的尾牙宴。”
金老爺子哈哈大笑:“好小子,到時候一定準時到,你可要準備好好酒好菜。”
“您就放心吧,肯定能讓您吃好喝好!”王大山拍著胸脯保證。
老金頭對王大山是越看越歡喜,可惜王士昌已經先人一步,認了王大山做乾孫子,不然他也想認這麼一個孫子。
於是便對王大山說道:“沒事就去我家坐坐,咱爺倆兒還可以一塊討論討論楷書。”
王大山欣然應允,又讓老爺子一定6月份到大白山避暑,他到時掃榻以待。
時間差不多9點,金老爺子要離開,王大山主動要求送老爺子,一是去認認門,再一個也是把年禮給老爺子送家去。
等王大山回到招待所,已經10點多了,李紅軍已經睡了,王大山也沒吵醒他,洗漱之後也趕緊睡了。
第二天一早,他又去看了看李德寶,李德寶除了傷口沒有拆線,其他已經沒有什麼大礙,隻是不能坐著,躺著或者站著都行。
他不願在醫院多住,想要出院。王大山覺得傷口位置特殊,還是在醫院多待幾天,等拆線了再出院才好。
李德寶沒辦法,隻能繼續在醫院住著。
好在,王大山給李德寶安排了個單間,小紅每天都來陪護,其他兄弟也是有空就過來,倒也並不覺得無聊。
看完李德寶,一上午就過去了。
王大山乾脆沒回招待所,而是買了點熟食饅頭大餅,提著又去了芳嘉園三號院。
不是王大山非要買主食,這會兒每個人每月額定的糧票根據工種不同,糧食供應標準也不一樣。乾部每月28斤,工人35斤,重體力勞動工人45斤,特殊工60斤。
王士昌和袁奶奶都算是知識分子,腦力勞動者,每人每月供應糧票32斤。這些糧票老兩口吃糧是足夠了,但再加上王大山那就捉襟見肘了。
王大山想給他們糧票,他們說什麼也不要,怕王大山不夠吃,有時候還偷摸的往他兜裡塞糧票。
王大山也不好跟他們說自己的糧票用不完。作為一個農村戶口,根本不可能存在糧票吃不完的情況,懶得解釋糧票的來源,他就隻好作罷。
所以每次去袁奶奶家吃飯,隻要有可能,他就買些主食和熟食帶著。
在王士昌家裡吃了飯,他就帶著老兩口往南鑼鼓巷走,想讓老兩口看一看新買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