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9年香港總督訪問大陸開始,就曾試提出了香港租期到期後,有沒有繼續續約的可能。但卻被大陸當局嚴詞拒絕,絕無可能。
港英政府的強硬派甚至想效仿東西柏林,修建一堵香港的柏林牆,將九龍與新界之間隔離開來。
這樣,就算到了1997年,新界被中國政府收回之後,英國至少還能保證其在九龍與香港島的利益。
但事實是,根本就不可能。
因為香港就那麼大一點,幾乎全香港的飲用水和食物都靠大陸供給。大陸要想收回香港,最簡單的方法,斷水斷糧就行了。
糧食和淡水一旦切斷,香港自己就要鬨起來。
項義不是一個隻知道埋頭賺錢的黑社會分子,他有學曆有知識,而且還很關心政治。所以他看得很清楚。
香港沒有繼續被英國統治的土壤,就像王大山說的,等到1997年租約到期之時,新界一定會回歸大陸,而九龍和香港島,雖然被清政府永久割讓給英國,但失去了糧食和淡水,英國政府拿什麼來統治這兩塊地方?
再說了,從大陸立國開始,就不承認一切不平等條約。無論南京條約,還是北京條約,都不被大陸政府認可。
並且,聯合國早在1972年就通過了表決,將香港移除出了殖民地的名單。也就是說在1997年之後,英國政府繼續占領香港已經沒有任何法理依據。
所以,項義感覺到,英國人已經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了。最多再有十幾年,香港的未來肯定不會屬於英國人。
現在,大陸未雨綢繆,提前布局,聯係上了自己,那自己是不是就是那個幸運兒?
就像香港的霍家一樣,在香港屹立多年不倒,還不是因為當初他們幫著大陸走私了許多的必需品,幫大陸贏得了朝鮮戰爭。
聽說霍老爺子每次去京城,都是最高層領導人的座上賓,這份殊榮,全香港人誰有過?
如果項家和義安社也能為香港回歸做出貢獻,那97以後的香港,誰還敢惹項家人?項家,不就成為香港四大家族以及霍家與何家那樣,一個新的有影響力的家族了嗎?
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看清楚未來的眼光,很顯然在這一刻,項家的掌舵人項義看清楚了未來的路。
項家人確實有錢,現在的項家人,再也不是當時項家二太住院時連八千塊的醫藥費都拿不出來的項家了。
項家的生意雖然比不上老牌的港英四大家族和新興的家族們,但他們全部能見光資產加在一起也有一億港元的身家。
雖然他們有更多的錢不能見光,但,誰不願意家族裡的每個人都能活在陽光之下呢?誰不想手中的每一毫紙都能花在任何想花的地方呢?
想到這裡,項義為自己下定了決心,他為家族選擇了一條路,一個陣營。
在他看來,這是一場豪賭,他賭上了一切。
但他不後悔!
古代尚有呂不韋奇貨可居豪賭謀國,作為一個現代人,他比古人更有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