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首的一人大約四十歲,戴著一個金絲邊的眼鏡,穿著灰色的西裝,跪坐在炕的中間,正對著包廂大門。
還有其他三人,分彆坐在炕桌兩邊,都是二三十歲的年紀。
這三個人不像中年人穿的那麼正式,甚至還有人穿著迷彩褲t恤和牛仔褲等等。
炕桌上,有一張當地的地圖,顯然幾個人正在研究進山的線路。
王大山跟著田友日走到炕前,田友日點頭哈腰的說道:“石塚先生,人帶來了,他叫王大山,想跟您聊聊。”
石塚點點頭,用還算標準的普通話很是和藹的問道:“小兄弟,我能不能稱呼你的名字?”
王大山點點頭:“石塚先生請便。”
“好,大山君,如你看到的那樣,我是日本人,我的夥伴也是日本人。我知道中國人,尤其是東北人對日本人的誤解很深。
但請你相信我,我和我的探險隊員,都是中日友好人士。
不知道我們的意圖友日君有沒有告訴你,我們想進入長白山的深處,去探索一支曾經進入山中而失蹤的日本部隊。
我們去探尋他們,隻是想更深入的研究當年的那一段曆史,和那一場戰爭,從而以此來讓日本國民警醒,避免日本重蹈當初的覆轍。
中國有一句古話: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日中之間曾經發生過不友好的事情,我們都不希望兩國再次種下仇恨的種子。中日之間理應友好,不應該再有互相傷害的事情發生。
剛才,我看到你進入了虎園的裡麵,老虎並沒有攻擊你,你還能與它們嬉戲,我覺得你一定是一個了解動物習性的人。
我們都知道,進入大白山深處,最危險的事情就是與野獸的遭遇。
隻有找到一個了解動物習性的獵人,才能夠為我們帶來安全。
大山君,我們的探險隊需要你,請你加入我們的探險隊,我願意按照每天一百塊的價格雇傭你。為了中日友好,拜托了,大山君,請加入我們。”
石塚說的極為誠懇,顯得求賢若渴。
他說完之後,探險隊的其他三位隊員也一起低頭,齊喊:“拜托了。”
隻是這一件事,王大山就覺得這位叫做石塚的人是真的厲害。
首先,他毫不回避日本曾經對中國造成的傷害。他坦然的承認,且希望兩國友好,讓人覺得這個日本人和印象中的不一樣。
其次,他毫無保留的說出了本次探險的目的,還非常誠懇的請求幫助,讓人心裡很舒服。
第三,他的普通話說的極好,又是一個完完全全的中國通,這讓人覺得他是一個對中國文化仰慕已久的人士,讓人不知不覺就對他生出了好感。
第四,也就是最後一點,他願意出一天一百塊人民幣的價錢,這是相當高的價格了,相當於乾一天給普通人兩個半月到三個月的工資,相信很多人都願意接受這樣的條件。
王大山如果是普通人,一定毫不懷疑這些人的目的、甚至迫不及待的就答應了,然後屁顛屁顛的為他們帶路。
但王大山是普通人嗎?
顯然不是。
這些日本人越是謙遜,越是誠懇,他就覺得越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