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溢價百分之二百(2 / 2)

這件事情之後,王大山找到了張榮和他的經紀人陳淑芳,並且遞過去了一張一百萬港元的支票,請陳淑芳過檔。

在張榮的說服下,陳淑芳隻是猶豫了一下就同意了。

過檔後的陳淑芳帶著張榮成立了龍星娛樂唱片公司和龍星娛樂經紀公司,並給新東家挖來了幾位歌手。

王大山讓項玖把新藝術電影公司經紀約全部分了出去,注入了新的經紀公司。至此,娛樂板塊拚圖順利組拚接成。

第三件事,是王大山去參加了土地拍賣會。

地政總署在近期一共推出了六塊土地到市場競拍,其中一塊在北角,一塊在尖東,一塊在觀塘,兩塊在九龍塘,一塊在深水埗。

除了尖東那塊地是商業用地,其他的都是居住用地。

這六塊土地,龍騰集團誌在必得,這主要是王大山的意思。

香港不像彆的地方,隻要有新樓盤,基本就不愁賣。哪怕當時覺得地段不好,放上幾年也就好了。

受大環境影響,現在香港的土地不算貴,多屯一點土地,就算現在不開發,以後也能成倍成倍的增長。

可王大山沒想到,他想拍地,彆人就偏偏不讓他順心如意。

在地政總署的土地拍賣會上,王大山每一次舉牌都會被人狙擊。

無論他喊多高的價格,總有人超過他一兩口價。

為了能取得一個開門紅,地政總署特地先拍尖東那塊價值最高的商業用地,占地麵積多尺,起拍價2億港元,每一口價一百萬港元。

一開始叫價很是膠灼,當價格喊到2.8億的時候,有些地產商已經退卻了,不再叫價。

王大山示意許凱恒把價格加到3億,原本覺得能穩穩的將這塊地收入囊中,誰想到,突然有人喊出了3.1億的價格。

3.1億的價格,占地麵積16萬多尺,差不多平方米,容積率5,建築麵積大約平方米,樓麵地價來到了4100左右。

要知道這裡不是中環,而是尖東,明月照尖東的尖東。樓麵地價能到4100港幣一平米,已經相當厲害了。

如果到了中環,地價差不多能翻倍,但尖東還不行。這個時候這裡還有大量的棚戶區。

可王大山不在乎,龍騰集團的賬上還趴著六七十億港元,這些錢不買地乾什麼?

現在全香港,還有比龍騰集團現金流更多的企業嗎?

不可能有。

於是他大手一揮,直接又加了2000萬。

“3.3億港元,還有沒有加價的……”

拍賣師話沒說完,突然又有人加價:“3.5億。”

這一下子,拍賣師更興奮了。

3.5億港元,已經溢價百分之一百五了,這絕對是今年土拍市場的一針興奮劑。

聲音來自身後,王大山回頭看了一眼,就見一個中年人也看向了他,甚至還對他挑釁的一笑。

王大山也微微一笑,隨手舉起了手中的號碼牌:“4億!”

(作者注:1982年,香港地價普遍下跌40%至60%不等,跌幅最大的是工業用地和高級住宅用地。九龍灣工業用地的售價,按樓麵麵積計算,從1980年12月每方尺360元的最高水平,跌至1982年10月的每方尺25元,跌幅高達93%。港島南灣道一帶的高級住宅用地,亦從1980年9月每方尺1502元的最高水平,跌至1982年5月的每方尺540元,跌幅為60%。地價大跌,導致港府財政收入大減,1982\/1983年度港府財政收支即出現39.35億元赤字;售地收入占政府財政收入的比重,亦從1980\/1981年度的35%,降至1981\/1982年度的29%,及1982\/1983年度的15%。

地價大跌帶動樓價、租金大幅下挫。1982年,住宅樓價普遍比高峰時期下跌3成至4成,如北角住宅樓價就從1981年底每方尺1067元跌至1982年底的每方尺664元,跌幅達38%。中區甲級寫字樓月租亦從1981年中最高峰期的每方尺28元至30元,跌至1982年底的每方尺21元至24元,跌幅約20%至25%。)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