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現在就想一門心思的讓自己的兒子拜王大山為師,因為他覺得王大山不是一般人。
“大山,你聽我說。你也知道,我喜歡道家文化,要不是因為我大小還是個官,組織上不允許,我都想拜進你爺爺的門下。
你們爺倆都是有本事的,我做父親的,見到有本事的人,肯定想讓兒子拜在門下學習本領。
我兒子雖小,但小有小的好處,正好可以慢慢接受熏陶。要是他以後能學到大山你十分之一的本事,我這個當爹的就心滿意足了。
大山你就答應了吧。
隻要你答應了,你就是叔遠的師父,以後咱倆平輩論,你叫我一聲大哥就行。”
秦學誌說得很誠懇,甚至不惜把自己降了一輩兒。
王大山有些為難,答應也不是不答應也不是。
要說答應吧,他實在不想把道觀變成幼兒園,每天的工作就是給孩子當幼師。
王正風也不會同意讓他現在就收那麼多徒弟。以他現在的能力,能教誰啊?
要說不答應吧?秦學誌還真不算外人,雙方的關係確實很近。
想了想,王大山說道:“秦伯伯,不是我不願意,而是我爺自從我收了天佑之後,嚴禁我再收徒弟。
我們家雖然是火居觀,但徒弟還是要住觀學習修行的,叔遠要是真的拜了我為師,您和馬大姨能舍得嗎?
不行不行,真的不行。”
“大山,老神仙那邊,我去求。隻要我心誠,相信他一定會同意的。
至於你馬大姨那邊,你放心,我跟你馬大姨都不是溺愛孩子的人,你馬大姨一定會同意的。
還有,大山,以後彆叫秦伯伯,我受不起,就叫秦大哥。”
王大山聽了,一腦門黑線。
“行吧,那您去跟我爺爺說吧,我爺爺同意我就答應。”
秦學誌見他鬆口,大喜,拉著他就往院裡走。
此時王正風正在帶著幾位老人做午課,王正風是正兒八經的道士,他是一天功課都不願意差的。姬巧蘭因為已經入了門,自然也要跟著一起。
王大山事情多,心不定,所以他並不會一天三課,而是隻做早課,也有時候做一做晚課,一般中午是不做的。
幾位老人,包括袁奶奶,隻要有時間都會跟著一起做功課,體驗一下悟道誦經的樂趣和心境。
此時幾位老人正在正殿誦經,隻見秦學誌走過去,撲通一聲跪在一個蒲團上,拜了下去。
王正風睜開了眼睛看了一眼,然後就繼續閉目誦經。
王大山一見秦學誌跪了,得,他也隻能去做午課了。
二十多分鐘後,誦經聲停止,午課已經做完。
王正風起身,見到秦學誌還跪拜在那裡,忙問道:“學誌,你怎麼還跪著?起來,午課都做完了,不用再跪拜了。”
秦學誌抬起頭,然後對著王正風又是三拜。
“老神仙,學誌肯請老神仙同意,讓子塵道長收我兒子為師,今後叔遠必將侍奉在他師父身邊,學習本領,為清風觀做貢獻,將道家文化發揚光大。”
“這,這是怎麼回事?學誌,你說你想讓你兒子拜大山為師?我沒聽錯吧?”
“老神仙,您沒聽錯,確實就是這個意思。”
“嗬,你是咋想的?你兒子小小年紀,比天佑也大不了多少吧?”
說完,他又回頭問王大山:“大山,這是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