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裡茨,你能幫我看看這件事我要怎麼處理嗎?”
亞曆珊德琳苦惱的拿起桌子上的文件並將其遞向了林尚舟的方向,正坐在沙發上喝茶的林尚舟見德皇遞給自己文件放下茶杯起身準備去拿,不過諾雅先他一步將文件拿到手裡送到了他麵前。
“謝謝。”向諾雅道謝後林尚舟接過文件閱讀著上麵的內容,這是一份和人事變遷有關的文件,簡單點講就是帕彭準備對政府機構的主要官員進行換血,所以給亞曆珊德琳送來了這份文件。
儘管帕彭的任期隻剩下一年的時間,而且他還是半路接任,但他接下來一年的時間裡隻要處理好阿爾伯特這位甩手宰相留下的爛攤子並平穩航行,那1932年大選他借著中央黨前十年間積累下來的聲望和名譽,再次連任也不是太困難的事情。
林尚舟放下文件看向亞曆珊德琳說:“既然帕彭先生想換人那你就批準唄,這又不是什麼大事,新宰相就任後將政府機構的成員換成自己人是很正常的事情。”
亞曆珊德琳聞言愣了一下,接著拿起另一份文件有些尷尬說:“不是這件事啦,我剛剛拿錯文件了,是這張上寫的。”
這次林尚舟起身來到亞曆珊德琳麵前將自己手上的那份有關人事變遷的文件放到了桌子上,並接過了另一份文件。
林尚舟沒有回到沙發旁而是站在桌子前詳細的看著文件上的內容,隨著對文件的閱讀,林尚舟的表情也變得認真起來,他一隻手捏著紙張的一角,另一隻手抵著下巴思考著該如何處理這件事情。
這份讓亞曆珊德琳覺得苦惱的文件上的內容與改革普魯士的投票製度和重建聯邦議會有關,三級投票製度林尚舟知道,他也知道在魯登道夫專政時期德國的大多數民主決策製度被廢除,同時聯邦議會也被強製關閉。
威廉二世在“蕪菁之冬”後向民眾承諾會進行實質性的民主改革,但話是那麼說,承諾也承諾了,然而實際上在Kx的曆史中威廉二世直到36年之後才真正意義上的進行民主改革。
林尚舟記得那一係列國策的名字,《改組帝國政府》《複活節的承諾》《普魯士的民主》以及《重建聯邦議會》。
這些象征的德意誌帝國民主化的國策是36年之後才會出現的,但有關重建聯邦議會的議論在這之前肯定會有,就比如現在的情況。
亞曆珊德琳靠著座椅抬頭看著陷入沉思的林尚舟,靜靜的等待著他思考完畢,她不了解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的關係,不知道這件事的利弊如何,所以才會向林尚舟求助。
林尚舟有理由認為帕彭把這份文件送過來不是真的想要重建聯邦議會而是借此試探一下亞曆珊德琳的態度,畢竟承諾是她爺爺做的,她作為繼任者要不要實現這個承諾要看她自己的態度。
這段時間跟在亞曆珊德琳身邊處理政務的林尚舟對德國現在的政治現狀也有了更多的了解,這個世界在聯邦議會強行關閉之後德國的立法權就暫時被帝國議會和皇帝拿在手中。
威廉二世意外過世之後立法權更是被當時的阿爾伯特所掌控,這也是亞曆珊德琳能夠繼位的重要原因之一——阿爾伯特用自己的權力修改了《繼承法》。
儘管關閉聯邦議會違背了德意誌帝國憲法,但從一戰結束到36年才重建聯邦議會可以看出把控德國政治的右翼對聯邦議會的存在持無所謂的態度,若是聯邦議會能夠有利於他們,那就算威廉二世不願意重建聯邦議會,德國的政客們會根據憲法強迫威廉二世重建聯邦議會。
到時候威廉二世就算不願意也沒辦法,因為憲法寫著“帝國立法權由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行使之,帝國法律應取得兩個議會必要的多數同意。”
憲法要求有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那就必須有帝國議會和聯邦議會。
同時皇帝雖然有聯邦議會的解散權,聯邦議會隻要有三分之一的代表要求皇帝重啟聯邦議會那皇帝就必須重啟聯邦議會,這相當於取消了皇帝的解散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