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三日上午,國會大廈內的議會廳裡正例行召開著議會會議,在議會廳中議員們神色各異的傾聽著林尚舟宣讀一項又一項將會在接下來被推行下去的政策。
他將政策的內容對議員們講一下,然後象征性的說“開始投票”,然後就是不管是否半數讚成就把文件遞給亞曆珊德琳,讓德皇簽字通過,不過發生了十號的事情,中左翼的議員們就變得謹慎起來。
社民黨意願無條件的支持宰相的行動,任何政策都是投讚成票,民族自由黨的議員在福爾貝克的指示下多數投讚成票,包括福爾貝克在內的多數將領都認為林尚舟的為證舉措是在拯救德國,他會如此指示沒有絲毫的意外。
中央黨在阿爾伯特的要求下從來不投反對票,就這樣,每一次的投票都是半數通過,議會裡也因此形成了十分怪異的氛圍。
現在的帝國議會仿佛回到了十年前阿爾伯特權勢滔天的時候,這樣的氣氛讓議員們感到頗為不自在,他們之中有意見的也沒想著提出意見。
議會裡有一個環節是讓各派議員提出自己的建議,當這一環節開始的時候,保守黨位置的施萊歇爾便主動站了起來,起身的他看了一眼自己的保守黨同誌,其中不少人對他有著排斥的眼神,在上個月他主動提出讓林尚舟複職後保守黨便有計劃的一點一點的將施萊歇爾從容克和保守黨的圈子裡排斥出去。
他們不需要這樣一個跟了宰相的容克。
然而十號的事情之後,保守黨迫於形勢不得不再厚著臉皮找上施萊歇爾,讓他在議會中提出他們的想法,原因便是施萊歇爾與林尚舟的關係,二人雖然來往不多,但讓他去提出建議是保守黨對林尚舟的示弱。
不過儘管如此,保守黨中惡心施萊歇爾的人仍有不少,他本人對此是無所謂的,施萊歇爾決定投機到宰相身上的時候他就做好了與保守黨決裂的準備,保守黨現在又請他幫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若是以往,按照施萊歇爾的思維,他會在保守黨給自己準備一條後路以避免未來宰相倒台,而這一次施萊歇爾並不打算再在保守黨也留一條後路,適當的來回橫跳對自己有好處,但這時候再來回橫跳就不合適了。
將目光從厭惡自己的保守黨同誌身上移開,施萊歇爾麵容平靜的對林尚舟講到:“宰相先生,眼下為了維護國家的穩定,我提議重建聯邦議會,同時也希望陛下能夠履行先皇威廉二世皇帝陛下在大戰期間對民眾做出的承諾。”
施萊歇爾這時候代表著保守黨,議員們都知道他說的話是什麼意思,他的話也讓議員們的思緒回到了將近二十年前的時候。
德意誌帝國獲得了大戰的勝利,但戰爭期間的傷痛不會消失,沒有德國人能夠忘記“蕪菁之冬”的痛苦,而在“蕪菁之冬”後,當時的威廉二世向民眾許諾會改革選舉製度,然而現實是老皇帝到去世都沒有履行承諾,而新皇繼位到現在也沒有履行其祖父的承諾。
老舊的選舉製度對保守黨是極其有利的,他們會主動要求改革選舉製度就說明現狀對他們從有利轉變為了不利,而導致這一情況的原因,議員們也都知道——容克大受打擊。
保守黨所代表的利益群體不隻有容克,但容克在其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如果接下來依然是根據財產劃分投票權利,那保守黨所能得到的容克支持將大大減少,容克的政治力量也將遭到削弱,所以容克坐不住了,他們要做些挽救措施。
而重建聯邦議會的原因議員們也能輕易猜出來,立法權在宰相手裡,重建聯邦議會讓它分走立法權能夠削弱宰相的權威,不管是哪一派的議員對這兩個建議都是十分支持的,它們看似是為了保守黨著想,實際上對每個黨派都有好處。
這兩點對德國也有好處。
亞曆珊德琳微微歪著腦袋,看向施萊歇爾的眼中滿是疑惑,她對一旁的塞西莉亞小聲問道:“莉亞,他說的爺爺做過的承諾是什麼啊?”
她印象裡好像聽林尚舟說過,但她沒有印象。
塞西莉亞看了姐姐一眼,附身低聲答道:“是上次大戰期間一次複活節的時候做出的承諾,是改革選舉製度。”
“哦哦,這個啊…”亞曆珊德琳恍然大悟,她心裡也對這兩點是否要通過有了自己的想法,在林尚舟回答之前,她對著麥克風清了清嗓子,聲音響起的那一刻,準備開口講話的林尚舟就閉上了嘴巴,轉身與其他議員一樣看向亞曆珊德琳。
坐在皇帝座位上的亞曆珊德琳麵容嚴肅,她對著麥克風講到:“正如施萊歇爾議員所言,穩定國內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