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新政府獲得了政權是一回事兒,治國理政又是另一回事兒,近衛文磨需要平衡各方的力量以求穩定,在平衡各方力量的同時還要想辦法解決日本社會麵臨的難題。
昭和維新幾個月後,美國內戰爆發,美國內戰間接導致了日本陷入了經濟危機,維新政府目前隻能一邊從滿洲和外阿穆爾那裡吸血來維持社會的穩定,一邊尋找能夠解決日本經濟危機的麻煩。
維新政府的想法是維新政府的想法,大本營裡麵的軍官們有自己的想法,在日本軍部看來解決日本危機的辦法有且隻有一個,那就是——戰爭。
不管是西恩大陸上的戰爭還是與德屬東亞的戰爭,日本需要戰爭來轉移社會的矛盾,度過這場經濟危機。
維新政府也知道這一點,近衛文磨怎麼可能不知道日本需要一場戰爭,但就現實情況來講……
日本打不過有本土支持的德屬東亞,這是赤裸裸的殘酷現實,日本的軍隊與國力放在東亞可以稱霸一方,可你若是讓日本與德國相比,那“日本帝國”這個“帝國”之名跟“德意誌帝國”比起來可就不夠看了。
日本想要與德屬東亞開戰必須等德國本土陷入與第三國際及俄羅斯的戰爭無暇顧及亞洲之後,現在開打是純屬自找麻煩,打到最後勝利的概率也不大。
與德國的戰爭沒法指望,日本就隻能把目光轉向自己西邊的鄰國——西恩。
日本對朝鮮施以的寬容政策讓他在半島的統治地位更加穩固,能夠更好的向西恩發起戰爭。
不過不管是日本軍部還是政府都知道,日本若是進攻西恩,那西恩內部的軍閥們可就不一定會繼續內戰,他們有很大概率會團結起來共同抗日。
奉係的張大帥也不會希望和允許日本直接下場,讓他的奉係軍隊與日本人共同作戰,那樣的話他在西恩的正統性會大大減弱。
張大帥引入德國資本這件事讓日本感到極度不滿,他在各種方麵的陽奉陰違更是讓日本感到厭煩,相較於張大帥,日本更喜歡聽話一些的人。
日本希望奉係能夠儘早南下以讓日本可以通過直奉戰爭來稍稍的轉移一下國內矛盾,而張大帥則是看準了日本人現在不怎麼樣,所以張大帥對日本人的要求是一拖再拖,他今天表示奉係還需要發展才能南下;明天表示奉係南下跟直係打,不如等國民革命軍二次北伐,等直係和國民革命軍打的兩敗俱傷後再越過山海關進攻;後天又說裝備缺失,希望日本資助一點裝備。
時間拖得越久,日本的情況就越差,三月份,維新政府與軍部實現了妥協,政府會發表一份聲明來展示野心,同時讓日本國體開始往戰時轉變。
日本在亞洲也不是完全的就沒有盟友,暹羅王國對日本的理念較為認可,他們也不喜歡南邊的德國人,未來暹羅王國有很大可能會加入日本的陣營。
除此之外,德屬東亞殖民地與荷屬東印度殖民地上的反抗者們,菲律賓那被聯邦海軍趕下台的當地政府與本地的獨立運動都會是日本的盟友,日本會在未來暗中資助這些地方的獨立運動,幫助他們趕走歐美殖民者。
畢竟開戰之後這些人會在德屬東亞及其盟友的土地上造成不小的麻煩,日本需要這些麻煩來削弱德屬東亞。
在西恩那邊,日本對張大帥的耐心正被他一點一點的消磨殆儘,或許在一個合適的時機,日本會選擇除掉張氏父子,扶持更加親日的人上台。
這個人是誰,日本軍部也已經有了合適的人選。
如果張大帥繼續消磨日本對他的耐心,那過些日子,他就要和這個世界說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