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悟性超絕(2 / 2)

帶著李季安來到自己教習區後,吳成看著李季安,有些不自然的擠出一絲笑意:“莫要聽那些人胡說八道,老李當年很厲害的,已經完全超出了我的預期,在他之前,哪有人敢想象而立之年才習武的人,能夠磨皮圓滿?”

“所以說,武道一途,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而且,天資隻是決定了你的上限,卻無法決定你的下限,就算沒有武舉奪魁的希望,但習武亦可強身健體。

另外,習武之事,莫要與人比,儘自己所能便好。”

李季安肅然一禮:“謹遵教習教誨!”

此界武道,外武內功,外練招式巧技,乃拚鬥殺伐之術。

內練氣血真功,熬煉氣血,磨皮、夯肉、煆骨、換血、伐髓、煉臟,繼而脫胎換骨,氣血如龍。

不過,外武卻需要內功為基,否則難以施展,亦或是即使施展,力量不足,速度不快,與花拳繡腿無異。

而且此間武道據說乃是仙師所賜,在此之前並無任何超凡力量,舞槍弄棒也隻是單純發力技巧、套路熟練,不存在以一敵多的情況。

隻是仙師隻賜下打熬氣血,鍛體超凡的內功,便是人人修習的《金壯功》,卻並無外功賜下。

修習內功,可讓身強體壯,誕生超凡氣血之力,脫胎換骨,金肌玉髓,刀槍不入。

而外功,則隻有這百年間一些悟性超凡武道大能摸索出的為數不多的激發、利用體內氣血的功法,大多敝帚自珍,法不外傳。

朝廷掌握的最多。

尋常底層武者難有修習機會。

李季安前兩世都有過習武經曆,也都隻是修習內功《金壯功》。

至於外功,也就第一世那個鎮上武館館主自創一套都不能算是功法的拳法。

以李季安第二世磨皮圓滿的內功境界看,那套拳法有和沒有基本沒區彆,本質還是磨皮、夯肉帶來的身體蛻變的力量和速度而已。

一個月後,李季安樁功融會貫通,正式開始修習《金壯功》。

內練功法,在於熬煉氣血,以筋骨運轉配合呼吸法,熬筋煆骨,非筋骨完全長成不可,否則可能傷筋斷骨,身殘體傷,所以十三歲前,李季安僅僅熟練其動作姿勢。

而在習練《金壯功》前,還需要樁功固本培元,此亦需要筋骨長成後方可。

前世三十歲入武院,僅樁功一項,他半年方才勉強有成。

李季安反思差異,最終確定,除了前世樁功有成的經驗外,最主要還在於此世骨壯筋長,以及精神力提升帶來的悟性提升。

畢竟樁功並非一成不變,亦不隻是動作姿勢,需要與各自的筋骨匹配,其間細微差彆千人千樣,隻可自己領悟。

領悟的對了,樁功固本越快,反之則久久無法融會貫通,不得真正修習內功。

“悟性這麼好?”知道李季安這麼快樁功融會貫通,不少人麵露驚訝。

馬援看著眼前自己搶來的“天才”更是眼皮微微抖動。

青雲這一個月來,連七十二式樁功都沒有練全。

而青雲那從小糊弄他爹的小聰明,亦是讓人看不出其是真正沒用心還是真的悟性不好。

“無妨,無妨,悟性差點無所謂,最主要還是根骨,隻要根骨好,哪怕悟性差點,再一個月總能成了,屆時一旦開始修煉內功,便不是根骨差的可比的。”馬援如此安慰自己。

同時,果斷熄滅了最初答應給李季安資助武院專有藥浴物資的想法。

一起進武院的兩人,若是吳教習教的學徒比他教的學徒更優秀,特彆是他選的學徒天資更好的情況下,對他的教習口碑影響太大。

而且明顯院中很多人已經開始拿李季安和青雲比較起來,不少人都想要看他笑話呢。

“我還能讓那老拐的兒子打臉不成?”

當晚,馬援不惜自掏腰包,將青雲從學徒廂舍轉入自己隔壁的小院,發了狠要將青雲教出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