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悟性一關,李季安有信心。
雖然他還未到憑空悟出天地之理的地步,很多東西需要有足夠的資源庫,從中抽絲剝繭,追根溯源,以至明悟根本,再在前人基礎上優化改進。
但這已經難能可貴,畢竟此界六千多年曆史再加上古時期出土的傳承,其實已經發展的較為成熟,能夠推陳出新已然不易。
不過,從碧雲宗兩關初試,以及心性測試這三關來看,碧雲宗的入門試煉並非就是真理,恐怕更多的還是經驗和推測。
通過測試的未必就真的更優,未通過測試的也不能說就一定不好。
起碼就第二關心性關,若是讓他再來一次,提前催眠自己,給自己潛意識植入對應的理念,必定能夠表現更好。
李季安隨大流進入閣中,其內正中有法力凝聚的十麵水幕,水幕上各有圖文解說。
“三日為限,參悟越多,悟性越優,禁止抄襲,禁止一切作弊手段,禁止服用任何神魂類輔助丹藥。”趙齊聲音在閣中回蕩。
進入第三關試煉的,隻餘三十七人。
皆紛紛上前,仔細研讀水幕圖文。
“此應是一門練氣功法的練氣後期關節,水屬功法。”
“丹、器、符、陣還有傀儡術。”
“這一門是體修!”
“這是一門法術。”
“居然還有修神魂的功法!”
“這似乎也是有關神魂,莫非是某種神魂秘術?”
能夠來參加試煉的,起碼中品偏上靈根,家世大多不簡單,要麼是家族旁支,要麼是仙城商賈,亦或者各行各業精英子嗣,最不濟,父母也都是散修中的翹楚。
見識還是有的。
不多時法力水幕上的類彆都已經清楚。
李季安暗暗點頭:“果然,碧雲宗考核悟性也隻能靠這種解題方式推測。”
悟性關乎神魂,而神魂隱於識海,據李季安這些年的了解,起碼結丹真人的神識還是不能勘破他人識海的。
除非某些搜魂秘法。
不過,一旦搜魂,識海就會崩潰,不死也成活死人了。
明白了碧雲宗這一關的考核方式,李季安稍感失望,畢竟這種考核方式存在很大問題,無法真正考教一個人的悟性。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天賦點,用其不擅長的點來評價他,顯然不合適。
而且這種考題方式,更是容易作弊和提前準備。
不過,李季安倒無所謂,這種方式對於他反而有優勢,畢竟他最是善於尋根溯源,一法通,萬法通。
而且,本來此次參加宗門試煉就是個意外,成與不成,他都無所謂,能夠來體驗一番,有個心理準備,就已經知足。
大不了下一世再來。
屆時直接三項全能,直接拿下內門核心弟子的名額,甚至來個掌門親傳,自然比如今這種就算成功入門,也必定隻是普通內門弟子好得多。
隨後他從第一幅水幕開始參悟。
前世練氣中期,對於初期到中期,法力由稀薄氣狀漸漸向薄霧狀凝聚的本質有所明悟,而此刻這道題,算是練氣中期到練氣後期蛻變的某一個小細節法力運轉方式的推演。
僅僅片刻後,李季安上前拿起紙筆,將推演的法力運轉方式繪製在人體經脈圖上。
繼而第二幅。
恰好是他前世精研三十年的丹道技藝。
隨意一掃,此題標準答案已經清晰。
他甚至想到,若是由他來出題,這道題他會換個方式,更能體現答題者的悟性優劣。
不過也僅是在丹道一途。
第三幅,煉器。
這一題足足花了李季安近兩個時辰。
畢竟他前世今生都從未接觸過煉器,沒有任何基礎儲備。
好在這題隻是其中的一點關節性推導,且亦是與丹火有點關聯,數種可能排列組合,倒也勉強能夠找出正確答案。
隻不過,此種獲取正確答案的方式要是真正用在煉器上,不能說一點用沒有,隻能說,毫無用處!
第四幅,符籙。
恰好又是他的強項。
大長老顏空一雖然自己沒什麼太高的符籙天賦,但是教導入門符道還是不錯的。
三息解決。
……
……
如此這般,直到第三日午時,李季安再次補充一枚辟穀丹,終於有些撐不住坐了下來。
不得不說,陣法和傀儡,實在太過晦澀難懂,出的題應該不難,但是對於他這個零基礎,且一點接觸都沒有的菜鳥來說,還是沒有絲毫頭緒,最終不得不放棄。
至於體修和法術,則毫無意外。
不過,直到現在,他才知道,最無解的原來還是神魂類功法和秘術。
整整一天一夜,對於第九副水幕上的魂修類功法殘篇殘段,他連看都沒看懂。
魂修與他所知的體修和法修,完全是不一樣的路子,沒有參照,沒有認知。
最後一副的神魂秘術更是如此。
這也讓他對於這種悟性考核方法更加不認可。
最終,李季安完成六道題,其餘四道放棄,拿著六頁答卷到一旁調息等待試煉結束。
“鐺~”
待到夜幕降臨,一聲鐘鳴響起,代表著第三關悟性考核結束。
趙齊進來後,三十七人依次上交答卷。
“兄弟,你怎麼沒答完?”蕭長風見李季安手中隻有六頁答卷,有些擔憂的問道。
“在下愚鈍,那些悟不透。”李季安搖頭解釋之際,看到蕭長風那滿滿登登的十頁答卷,心中也是微微震驚。
莫非這小子是絕世天才?
卻見蕭長風急忙附身過來,壓低聲音道:“哎呀,你糊塗啊,彆管會與不會,大膽的寫,說不定考核官見你用心,哪怕錯了,也會有所稱讚。”
“……”李季安微微挑眉,感歎蕭長風的智慧。
當晚眾人再次回到第一晚的殿內休息。
這一次,彼此間更加親近一些。
畢竟這些人哪怕最終沒有進入內門,也完全可以進入外門,以後都是師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