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安城,太守府。
樂綝捋著胡須,看向夏侯獻:“想不到夏侯府君是這般年少,真是少年英才。”
他象征性地恭維幾句,又令下人去準備些酒菜,彰顯待客之道。
樂綝的眉眼帶著一股剛毅,此刻的他雖身穿袍服,卻依然散發著武人特有的威嚴,一看便是久經戰陣的大將。
夏侯獻心中如是想著,隨後開口道:“樂府君過獎了。我此次前來是受滿將軍的軍令,著你我二人駐軍六安,見機行事,在下不才,資曆尚淺,行軍之事還望樂府君多多指教啊。”
樂綝笑道:“指教不敢,一切都是為了我大魏。”
說著他抬起酒杯,示意夏侯獻共飲。
夏侯獻一飲而儘。
俄頃,夏侯獻又一次開口:“樂府君,此次來六安之前,我做了一些調查。我聽聞,在廬江西南部的天柱山一帶,常有賊寇出沒,確有此事?”
許多年前,袁術敗亡後,麾下的雷薄、陳蘭等人確占據一方山頭落草為寇,四處劫掠。
夏侯獻剛得到這個消息時,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他們。
“賊寇?”樂綝無奈地笑了一聲,“哪裡是什麼賊寇,那些充其量是些流民罷了。”
樂綝繼續道:“早年我太祖武皇帝將淮南黎庶內遷,當時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不少人不願服從,索性跨江而去投了江東。而有一部分人他們見證了淮南多年的征伐,無論是袁術、還是我大魏亦或者東吳,他們都不信任,隻願藏於山間隱居避世罷了。”
“樂太守為何知曉?”夏侯獻問。
樂綝道:“不瞞你說,我的麾下就有一小部分是來自那裡,隻是他們大部分人還是不願相信我們。不過,既然他們也不曾進行劫掠,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夏侯獻摩挲著下巴,“這跟我猜測的不錯,我到了六安就派斥候去查明了情況,的確不曾有劫掠的痕跡。”
樂綝忽然驚訝地看著夏侯獻,問道:“難不成,夏侯府君是想收編?”
“嗯。”夏侯獻點頭,“我淮南自石亭之戰後元氣大傷,就算得不到兵源的補充,把他們遷回淮南充做屯民也能對我軍大有裨益。”
“你打算怎麼做?”樂綝兩手一攤,“尋常的方法可行不通,武力鎮壓更不可取,若非如此,我早將他們收編了。”
夏侯獻看了樂綝一眼:“那就看樂府君願不願意割肉了。”
“此話怎講?”
“其一,暫時放寬六安城的民戶登記限製,允許流民進入六安城,甚至可以專門提供住所便於流民安頓。我們也可以設置一個期限,比如兩個月。在兩個月內,他們可以自行活動,兩個月後,登記入戶,是從軍,是務農隨他們便。”
“其二,便是賦稅了,前期可以適當減免,至少讓那些流民看到可以活上去的希望吧。”
“剩下還有很多措施,想必樂府君也知道該如何做。”
樂綝深以為意地點點頭,隨即又麵露難色,說道:“流民進城之後一切都好說,但如何說動他們卻是一件難事,隻是在城中大張旗鼓地宣傳,成效甚微,總不能提兵去拿吧?”
夏侯獻目光一炬,“要麼這事就交給我吧,我替樂府君跑一趟。”
樂綝麵帶笑意,“夏侯府君若有此意,?本府自當感激不儘。”
“府君!”就在這時,府堂外一小吏跑了進來,兩人神色一滯,不約而同地轉向小吏。
“何事?”樂綝問道。
小吏道:“外麵有一人自稱淮南軍軍司馬,蔣班,請求見兩位府君。”
樂綝疑惑地看了夏侯獻一眼,隨即說道:“讓他進來。”
很快,蔣班急匆匆地走了進來。
他向著兩位太守依次行禮,鄭重地說道:“文都尉領著幾十騎,進天柱山了。”
啊???
喜歡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