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泰說不上熱情,但也是禮貌的招待了夏侯獻。
“在下昨日與陳君相談甚歡,區區薄禮,不成敬意,還望陳君笑納。”
夏侯獻拿了點禮物,想著不能空手前來。誰知陳泰卻嚴詞拒絕:“夏侯君的心意我領了,不過這禮物還請收回吧。”
陳泰甚至都沒看一眼那禮物到底是何物。
這一度讓夏侯獻有些尷尬,想來竟是自己落了俗套?
見到氣氛凝滯,陳泰主動打起了圓場,他也察覺到自己方才的話語讓對方難堪了,於是趕忙解釋:
“奉明啊,我行事一貫如此罷了,還望奉明不要介意啊。”
陳泰帶著笑意,場麵緩和了許多,夏侯獻順著坡,回以微笑:“玄伯兄實乃吾輩楷模,弟自愧不如。”
兩人相視一笑,把方才的事拋之腦後。
陳泰叫女婢拿來些瓜果吃食,夏侯獻看氣氛合適,便準備直奔主題。
“昨日一見才得知,玄伯兄在兵事上頗有見地,愚弟昨日聽了您對隴右形勢的分析,實在是振聾發聵。”
夏侯獻上來就是一番誇讚。
倒不是說他有意為之,而是昨日二人談起此事時,陳泰就提到:
隴西之地胡人眾多,若隻是一味的鎮壓,隻能解一時之困。
他的想法是“以戎製戎”,拉攏胡人的部落,再打壓不聽話的部落,若是現有的部落不聽話,那就再扶持另一個。
這一點跟田豫在並州的做法不謀而合,這也足以看出陳泰的水平。
此刻的夏侯獻更加確信,陳泰不僅僅是靠著父輩的蔭萌,而是確有真才實學。
隻是夏侯獻不明白,為何陳泰比自己還年長幾歲,卻到現在還未出仕。
他唯一能想到的便是在“養望”。
這是大魏士族常用手段。
在出仕前不斷積累名望,出仕時的起點便比他人高。
陳泰很聰明,他一下便聽出了夏侯獻話裡的意思。
他看向夏侯獻說道:“隻是班門弄斧罷了,家父時常教導,在我這個年歲要淡泊名利,潛心鑽研,急於求成不可取也。”
夏侯獻大失所望,陳泰明顯是委婉的拒絕了他。
但他並未表現出心中情緒,雲淡風輕地回道:“是啊是啊,吾輩若都能像玄伯兄這般,我大魏的未來可期。”
兩人的交談還算順利的進行了下去,雖然正事沒談成,但彼此間也算正式結交了。
離開陳府後夏侯獻也想明白了,這樣的大魏頂級士家子是絕不會輕易站隊,更彆提成為夏侯家的親信了。
所以,日後隻能靠硬實力才能得到那些家族的支持。
今日時辰尚早,還不到未時。
夏侯獻本想去再去杜府拜訪的,後來想了想還是算了。
杜恕此人在交際上更為孤僻,八成也是碰一鼻子灰。何況杜恕似乎要在年後去弘農當郡守,也用不著自己推舉。
雖說他的兒子的確是要重點關注的人才,但現在還為時尚早。
於是夏侯獻就折回了府裡,誰知他剛進門,就從家仆那得知有客人來訪,說是在偏堂等候多時了。
帶著些許好奇,夏侯獻向偏堂走去,他隨手拿過家仆遞來的名刺,定睛一看。
“琅琊諸葛公休?”
喜歡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