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昭說得倒是如此輕鬆,但真到那時候,案件審理的麻煩事不全壓在自己這個廷尉身上了嘛...
這也正是他沒有領司馬懿這個情的直接原因。
也罷,在律法之事上,高柔堅信自己可以做到問心無愧。
..........
朝會上,不少朝臣麵露喜色,因為今日之事終於是給這個諸事不順的青龍元年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公孫淵殺吳使降魏了。
公孫淵算是心裡有點數,他自知吳國相距甚遠不足以依靠,於是在一番權衡下斬殺了孫權派去的使者並將首級送往了洛陽。
聽說,公孫淵還順便吞並了吳國的兵馬和諸多錢糧。
這事倒是值得警惕,但這並不妨礙魏國對其識時務之舉的大肆封賞。
曹叡即刻頒布詔令,任命公孫淵為大司馬,封為樂浪公。
退朝後,曹叡回到東堂,中書令孫資很快便應詔前來。
今日正是要商討上黨太守的任命一事。
當曹叡向孫資詢問時,孫資似是早有準備,當即開口:“陛下,高廷尉家中三子高宣茂在朝任尚書郎兩年,其人為人公正,通宵律法,破有父風,陛下可察之。”
“嗯...”曹叡若有所思,“他雖沒見過此子,但他深知其父高柔的做派。一句‘頗有父風’便是對此子極高的評價了。”
曹叡沒有當即答應下來,隻說自己會再思量。
他又和孫資談了一些政務,說是關中都督夏侯楙提議將渭水的成國渠向東伸展一百多裡,到涇水入渭附近。
彆說孫資很驚訝,就連曹叡也是震驚不已。
這夏侯楙竟然還懂這些?
當然了,夏侯楙自然是不懂。這計劃是之前鄧艾的關中時就提出的,後來經過
詳細的規劃,最終由夏侯楙上疏。
孫資也深知此事極為利好,故而並沒有阻攔,如實彙報給了曹叡。
曹叡也深以為可,即刻讓孫資代為批複了夏侯楙的奏表。
送走了孫資,曹叡並沒急著回後宮,他又召見了一位官員。
此人正是王基王伯輿。
是的,王淩能拒絕廟堂一次,卻不能一直擋著人家的升遷之路。
今年王基被詔回京,任中書議郎。
曹叡還是挺欣賞王基的,而且天天看著孫資、劉放那兩張老臉,他其實也想換換口味。
否則他真不知道,這天子到底是姓曹還是姓孫、劉了。
王基脫下鞋履,緩緩上前,拜禮道:“臣王基,拜見陛下。”
“王卿免禮吧。”曹叡走下台階,並未表現出高姿態,而是用一種請教的口氣問道:“朕就直入主題了,如今上黨郡太守空缺,王卿在青州、揚州為官多年,卿可有什麼賢才推薦嗎?”
王基顯得有些猶豫,他低著頭不敢言語。
其實前些日子王淩給他來過書信的,那信中的意思很直白,很明顯。
他受王淩賞識提拔多年,可以說他是王淩一手栽培起來的,雖然他不太情願,但對於王淩的小小請求,他實在是不好推辭。
過了一會兒,王基還是開口道:“稟陛下,令狐公治(令狐愚)在淮南多年,屢有戰功,此人為人嚴重,治下有方,望陛下察之。”
喜歡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