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分歧(1 / 2)

那大臣說完,殿內陷入了好一會兒的沉默。

霎時間,曹叡一拍桌案,大發雷霆。

“哪兒來的十萬大軍!?”

“這是第幾次了!?”

“啊!?”

“又是孫權,又是合肥!”

憤怒的曹叡把案前的奏表統統甩到地上,一眾朝臣一時間無人敢言。

過了好一陣。

唯有太尉滿寵出列言道:“啟稟陛下,此番東吳勢大,起多路大軍進攻,荊州、徐州皆有吳兵自顧不暇,臣建議放棄合肥,將吳軍引到壽春,另懇切陛下派洛陽中軍前去支援,截擊吳軍後路。”

曹叡收起怒意,認真聽完了滿寵的建言。

然而他卻並不認可,當場便否決了他。

“太尉此計不妥,我大魏向來都是東據合肥、西守祁山、南防襄陽,這三處乃是兵家必爭之地,絕不可輕易放棄。”

“朕欲親率大軍前往合肥支援,在那之前,合肥不容有失!”

滿寵識趣地拱手退了回去,可周圍的朝臣們卻沸騰了起來。

這時又有一人出列進言,說話的人是尚書右仆射衛臻。

“陛下,吳國此番出兵外表上是為了響應西邊的蜀軍,實則是為了觀望我大魏與蜀國相爭,他好從中得利。”

“臣以為,合肥城堅,吳軍不足為慮,陛下沒必要禦駕親征,此舉可節省大量軍費,還望陛下三思。”

曹叡其實知道對方所言在理,合肥易守難攻又有精兵猛將駐守,自然不必太過擔憂。

但自己即位以來還從未打過一場像樣的仗,當年隴西一戰他隻是坐鎮長安。

遙想當年太祖武皇帝東征西討開創基業,世祖文皇帝也多次親征東吳。

想來,自己即位多年卻無太多功業,所以此番,這揚州他是非去不可。

曹叡並未正麵回答,而是一擺手:“此事再議,退朝。”

儘管曹叡心中否定的衛臻的建言,但在十日後曹叡還在東堂召見了他。

一同奉詔而來的還有中書令孫資、中書監劉放和散騎常侍曹肇、高堂隆、何曾和劉邵。

眾人齊聚一堂為的就是商討東線緊急軍情。

散騎常侍劉邵為眾人陳述著淮南來的上表。

孫權此番沒再巢湖水上觀望,而是選擇強勢登陸,將合肥新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新城守將張潁見吳軍勢大,急忙向大將軍司馬懿求援。

對此,大將軍司馬懿的意思是不救,令其堅守。

對此有同樣看法的是汝南太守田豫,他也上表說吳軍的目的是要引誘魏國的援軍,從而圍點打援。

田豫建議中軍不必前往,因為合肥城固糧多,自守有餘,應當讓合肥守將張潁據城堅守,挫其鋒芒,待吳軍兵疲馬乏之時,壽春再發兵擊之。

聽完了戰報,曹叡沒有說話,他微微抬頭看向眾人等他們發言。

劉邵再三思考後,率先開口:“啟稟陛下,吳軍新至且合圍之勢已成,此時出擊非但難以速勝,恐有被吳軍伏擊的風險,但朝廷的援軍勢在必行。”

“臣以為,可先率步卒五千、精騎三千,揚聲進道,震曜形勢。”

聞言,何曾問道:“可田太守的上表中,並不建議我洛陽出兵,吳軍恐怕早有埋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