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選官(1 / 2)

“奉明兄當真是給我一個驚喜啊!”

“多謝奉明兄!”

司馬昭興奮抱拳表以謝意。

其實吧,這長史看似是中領軍的第二人,實際上他的權力隻是夏侯獻權力的延伸,可大可小。

但從司馬昭的表情的中能看出,他倒是還挺滿意的。

夏侯獻很快把目光投向了名冊,仔細翻看。

其中姓氏出現最多的便是聞喜裴氏、平陽賈氏、解縣柳氏。

平陽賈氏自己算是打過交道,不過目前還算不上望族,畢竟他這一脈算是從賈逵才開始發跡的。

他大致掃了一眼,賈氏士子的評級礙於家世的影響力,多為中中五品,偶爾會有中上四品出現。

仔細想想,先不論人品,若不是賈充的努力,賈氏興許不會發展到後來的頂級豪族。

解縣柳氏跟賈氏的情況差不多,甚至還偏弱一些。聽說,他們族人官品雖都不高,但勝在人丁興旺,覆蓋麵廣,大到京城,小到縣吏都能看到柳氏的身影。

說起來,賈充的母親好像就姓柳。

接下來便是河東望族,聞喜裴氏。

裴氏自漢代起就世代為官,往族上翻幾代,裴曄在漢代累任並州刺史,裴曄之子裴茂曾率領關中諸將討伐過李傕,最後官至漢尚書令。

裴茂之子裴潛,仕於魏。如今依舊身居顯職,據說剛剛遷任尚書。

其實夏侯獻一直在找一個名字,那就是裴秀。

那可是一個響當當的,就連那空中皎月上都有的名字。

可翻遍了名冊也未看到此人的名字,後來他思索了一陣,想必是裴秀年紀尚小,還沒到評品的時候吧。

儘管如此,還是有收獲的。

此人名叫裴徽,字文季,尚書令裴潛的幼弟。

中正官給的點評是:高才遠度,善言玄理。

定品上下,三品。

其實這定品都是圖一樂,夏侯獻壓根也不會以中正官的點評做參考。

這份名冊真正的作用類似於字典,曆史上耳熟能詳的人或許也就那些,儘管這樣自己還不一定都記得住,何況是那些史書上寥寥幾筆的人呢。

夏侯獻繼續翻看著,又一個名字吸引了他的目光。

這個姓氏整個兵冊上出現次數不多,而夏侯獻一眼便認出了那個最有名氣的名字——衛瓘。

他出身書法世家,年十四就頗受郡內中正的點評。

“性負靜有名理,明識清允”便是對他的評價。

單憑他在曆史上是西晉開國大將之一這一點,他的才能就毋庸置疑。

除此以外,夏侯獻還驚奇地發現了一個名字,聞喜毋丘秀。

他差點忘了,毋丘儉也是河東人。

這毋丘秀是毋丘儉的胞弟,夏侯獻索性什麼點評和定品都不往下看了,決定直接舉他出仕。

這麼多年仲恭兄可沒少幫過他。

到了最後,夏侯獻看完了整份名冊,他來回翻弄著冊子,指了指中意的幾個名字。“這個,這個,還有這個人值得一用。”

“一下征辟三個人,這麼多?”司馬昭倍感疑惑。

夏侯獻則是淡淡說道:“我這不是給子上找幾個幫手,難不成你要事事親為啊。”

“說的也是。”

司馬昭隨即把那幾個名字都記了下來,兩人又聊了一些閒話後便散場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