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卻有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在這之後,他開始籌劃在宗室中收幾個養子。
之後,散騎常侍王肅、中護軍蔣濟、少府楊阜、太史令高堂隆等人多有上疏。
總之就是圍繞著修建宮殿和沉迷後宮一事,巴拉巴拉一大堆。
曹叡均深以為可,皆不從。
這段日子的勤政終究是心血來潮,自從中書令、中書監的位子空缺後,他幾乎是和廟堂群臣直麵交流。
對此他深有感悟,總結起來就兩個字:糟心!
於是他決定重新把中書台提起來,形成他和群臣之間的一道屏障。
不過這次他的選人卻是慎重了許多。
廟堂中有人推薦中護軍蔣濟和少府楊阜。
曹叡首先排除了蔣濟,原因是蔣濟在外也有不少流言蜚語,雖然曹叡倒不在意他是否真的收了賄賂,但總歸這樣有汙點的人,還是彆弄進來了。
至於楊阜……
此人太剛了!
他不僅連曹叡穿什麼衣服都要管,甚至在一次直諫時語氣冒犯了些,惹得曹叡不悅,楊阜竟揚言他已準備好的棺材,隨時可沐浴更衣,等待誅殺。
曹叡雖然很敬重他,但卻不想自討沒趣。
最終在一番深思熟慮後,曹叡定下了人選。
太史令高堂隆遷中書令。
中書侍郎王基遷中書監。
高堂隆雖然也是直臣,但他是曹叡東宮潛邸之臣,關係親密。
選王基則是因為,他入朝以來一直在中書台工作,有他輔佐高堂隆可以讓中書台的工作儘快步入正軌。
當然,王基的才能曹叡是認可的。
王基兵事更優,高堂隆內政更良,二人可相輔相成。
三月,郭太後薨,諡號文德皇後。
四月,蜀漢蔣琬為大將軍,錄尚書事,總攬漢國朝政。
曹叡終於開始躺平....
..........
高柳塞北約三百餘裡,彈汗山。
當年,一統鮮卑各部的一代人傑檀石槐正是在此處建立了鮮卑王庭。
曾經盛極一時的檀石槐組成諸部軍政聯合體,東、中、西三部各置大人率領。其勢力“東西一萬四千多餘裡,南北七千餘裡”,儘有匈奴故地。
如今的彈汗山有了新的主人。
軻比能坐在一張碩大的胡榻前沿,手中拿著一把出鞘的胡刀,目光流轉。
“大人,他們到了。”
軻比能抬頭看了一眼進帳稟報的鮮卑兵,默默收刀歸鞘,“請他們進來。”
很快,在鮮卑兵的指引下,帳內進來兩人,看打扮亦是鮮卑人,隻是衣裝上的某些裝飾與大帳內的鮮卑人有些許不同。
軻比能隨即審視著較為年輕的那位,他乃是白部鮮卑首領莫護跋,軻比能也是和他初次相見。
莫護跋頭戴著步搖冠,他走進來時頭頂的“金步搖”隨著擺動,金光閃閃,美觀異常。
據說,北方的中原人很流行戴這種所謂的步搖冠。
莫護跋甚是喜愛,自己也做了一頂,整日戴在頭上。
鮮卑人見到莫護跋都稱呼他為“步搖”,實際上隻有鮮卑人這麼叫,在中原人眼裡,這不過是一種帶有懸垂裝飾物的帽子罷了。
值得一提的是,“步搖”在鮮卑語中的讀音很像“慕容”。
莫護跋走上前,還不忘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帽冠,他看向軻比能的目光很是恭敬,當即拜道:“莫護跋,拜見軻比能大人!”
軻比能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即又看向另外一人,對方跟自己年歲相仿,留著灰白的濃須,身材魁梧,眼神凶厲。
軻比能仔細瞧了瞧,發現這人他認得,隨即語氣輕蔑地說道:“竇賓不親至,竟派一個手下敗將前來,是不把我放在眼裡嗎?”
那人不卑不亢道:“沒鹿回部部帥,拓跋力微,拜見軻比能大人。”
喜歡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