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征北將軍(1 / 2)

夏侯獻來到東堂時,高堂隆和王基已經離開了此處。

他獨自向殿內走去,心中卻有些犯嘀咕。

想想這麼多年,雖說曹叡對自己信任有加,但卻是建立在自己實打實的軍功上的。

在私交方麵,他遠不如曹肇、秦朗甚至曹爽來得親近。

宮中的一些傳言他自然是聽過,他在想,如今的曹叡還是之前那位有著壯誌雄心的君王嗎?

見到天子的夏侯獻躬身揖拜,很快,兩人先是一陣寒暄,隨著話題的深入他這才打消了心中疑慮,至少曹叡在麵對戰事上仍會親力親為。

“奉明。”曹叡緩緩走下玉階,把並州的上表持於夏侯獻的眼前。“卿的這位老朋友又不老實了。”

夏侯獻雙手接過冊子,迅速展開大致瀏覽,與此同時,曹叡還大概講了講遼東方麵的情況,繼而感懷了起來。

“昔日,涼州諸胡叛亂,元侯(曹真)率眾將為先帝大破胡虜聯軍,一戰成名,自此,西域各國紛紛臣服。”

“而今,北疆暗流湧動,形勢複雜異常。”

曹叡的語氣忽然變得鄭重,“朕想問,卿可願做朕的‘元侯’?”

聽到這裡夏侯獻收起手中的冊子,躬身拱手而拜:“臣自竭儘全力,為陛下分憂。”

“善。”曹叡走了兩步,側目而顧,隨即問道:“那依卿之見,鮮卑之亂,當以何解?”

“臣以為,鮮卑聯軍外表聲勢浩大,卻仍是鬆散的部落,這與我大魏軍隊齊整的建製有本質上的不同。”

“所以,隻需斬首,便會諸部離散,強者遠遁,弱者請服。”

“當年的檀石槐是如此,如今的軻比能亦會是如此。”

曹叡目光中閃過一抹滿意之色,如今的天下尚未一統,大魏不可能隨意興兵出塞攻伐,若是能用最小的代價使胡人臣服乃是當下最優解。

曹叡隨即又問:“那遼東的公孫淵,卿又對其知之幾何?”

提起公孫淵,夏侯獻更是早有準備。

“公孫淵昔日敢違王命,廢絕計貢者,實挾兩端。”

“既恃阻險,又怙孫權。故敢跋扈,恣睢海外。”

“宿舒親見賊權軍眾府庫,知其弱少不足憑恃,是以決計斬賊之使。又高句麗、濊貊與公孫淵為仇,並為寇鈔。”

“今外失吳援,內有胡寇,心知國家能從陸道,勢不得不懷惶懼之心。”

“因斯之時,宜遣使示以禍福。”

曹叡深以為意,他沉吟片刻隨即發問:“那依卿之見,公孫淵會乖乖入朝嗎?”

“斷然不會。”

聽到夏侯獻斬釘截鐵的答複,曹叡笑了笑。“奉明有這份決心,朕心甚慰,不過當務之急應先解決鮮卑之患,遼東之事卿可先相機行事。”

“臣謹記。”

心事已了的曹叡走到案台前,拿起了事先讓王基書寫好的詔書,隨後走到夏侯獻麵前,單手持詔,沉聲而言:“夏侯獻聽旨。”

夏侯獻當即俯身而拜。

“朕,拜你為征北將軍,假節鉞,即刻赴幽州上任,督冀、並、幽諸軍事。”

“臣,領旨。”

夏侯獻鄭重地接過聖旨,眼神卻中閃過一分悲傷。

雖然此時的曹叡看上去仍舊意氣風發,但他知道曹叡再如此會荒淫下去,按照曆史進程,兩人下次相見時怕是要天人兩隔了。

見夏侯獻站立不語,曹叡似乎是察覺到了他的情緒,輕聲問道:“奉明言猶未儘?”

“陛下,臣今當遠離,望陛下善保龍體,以社稷為重。”

夏侯獻的神色關切,他不似那些直臣直言相勸,隻是出於對這位重用他多年的君王的一份懇求與期盼。

曹叡頓了頓,“卿之心意,朕知之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