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鄧艾的決策(1 / 2)

“三路來攻....”鄧艾撫須而思,目光停留在案幾上的地圖。

西路的涼城,東路的馬城再加上中路的鮮卑主力....

如此興師動眾,鄧艾有理由相信,鮮卑人絕不僅僅是為了寇邊襲擾邊城小縣,他們的目標定然是平城。

鄧艾隨即將自己所知道的情報加上自己的一些推斷講給了辛敞和司馬昭二人,前者微微點頭表示認同沒多說什麼,而後者卻是全然沉不住氣。

“單中路這支鮮卑都有這麼多兵力?”司馬昭急不可耐道,“既然鮮卑人的目標極有可能是平城,那我軍應當立即行動趕往平城,據城堅守,等征北將軍回來主持大局。”

鄧艾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這時,參軍王濬和主簿張平雙雙走進大帳,鄧艾很快抬眼看去焦急地問道:“如何了?”

張平拱手答道:“稟司馬,下官已在儘最大努力在陽高縣緊急征收糧草了,可最多隻征到不足五千石。”

鄧艾眉頭緊鎖,王濬也是一臉震驚。

司馬昭和辛敞或許對此沒什麼概念,但作過郡吏的王濬和農官出身的鄧艾對此十分敏感。

這點糧食加上隨軍帶的少量乾糧,最多夠大軍吃上半月。

此次,征北本部軍力除了征北將軍帶走的兩千騎之外,其餘兵力包括護文欽和石苞的軍隊共計一萬人全在這裡了。

夏侯獻臨走前將本部兵馬全權交給了鄧艾,後者在得知鮮卑人寇邊後,第一時間集結軍隊,步騎混編,從代縣向陽高進發,三天狂奔了一百六裡!

之所以這麼快,是因為鄧艾為了趕時間幾乎沒有征調民夫,所以也未攜帶大量糧草輜重。

但此時的鄧艾卻犯了難,畢竟這是他第一次獨立麵對如此多的問題。

首先,他隻能調動本部軍力,就連文欽和石苞的軍隊原則上來說也是調不動的。

雖說目前看來還好,石苞走之前就將麾下兩千五百步卒交給了鄧艾,文欽則是爽快的率部與他合軍一處。

但他依然要麵對方是否聽令的問題。

更彆說代郡太守諸葛誕和雁門太守牽弘了。

諸葛誕看在曾經共事的情麵上,並且鄧艾選擇的進軍地點是代郡境內的陽高,故而早早給了文書讓陽高令協助大軍籌措糧草,並且承諾為大軍陸續提供糧草支援。

但出兵就算了。

打輸了算誰的?

正常來說鄧艾是不必如此著急的,若是正常的戰事,即便是進攻方也會一邊打探敵軍部署一邊進軍,不會直接就莽過去。

但此次不同,鮮卑人突然在夏侯獻不在的時候發難,很可能就是誤以為征北本部的主力不在邊境,所以對方很可能就會選擇直接莽!

鄧艾試著把自己代入對方的角色,覺得換作是自己也會全速推進,奮力一搏。

於是他在倒吸一口冷氣的同時做出了這個看似有些賭博式的決定。

從目前來看,鮮卑人的確猶豫了,否則他們不會忽然停下進軍的腳步。

“陽高城乃是邊塞重鎮,現在又剛過秋收之際,為何隻有這點糧草?”司馬昭率先沉不住氣,看幾人都不說話,他便開啟了話題。

“正因為是邊城才會如此。”參軍王濬解釋道,“先不說此地產糧本就不多,就算是今年大豐,縣內也會把多餘的糧草運至內地,若是屯於此處豈不是拱手送給鮮卑人嘛。”

“那他就應該長期派大軍駐守此城。”司馬昭顯然對諸葛誕有些不滿。

說實話他早年跟隨兄長參加那種名士交遊的時候就看不上他。

他總覺得對方是一個笑麵虎,麵上看著跟誰都好,內心卻不知在盤算什麼陰險的勾當。

司馬昭又窩火地指了指地圖,“代縣距此近二百裡,怕是還沒等的他諸葛公休的糧草,我們就先餓死了!”

“罷了。”王濬勸道,“諸葛太守的安排和其他邊境太守類似,並無不妥之處。何況他不會傻到將軍糧全部屯於代縣。”

“這裡。”王濬也指了指地圖,“陽高城南約六十裡處的狋氏城就有一處屯點。算是調集民夫和運輸的時間,差不多四五日便能到。”

“是的。”主簿張平接過話來,“就算不多,但或可多支撐些時日,隻要能支撐到代縣那邊的大批糧草陸續到達我軍便有回旋的餘地。”

鄧艾認真聽完了眾人的建議,自個兒琢磨了一陣。

目前來說糧草的問題從紙麵上來看是可以解決的,雖然要把希望寄托在諸葛誕身上,但鄧艾知道對方是懂得輕重緩急之人,絕不敢在這種事情上有所托大。

而就在此時,辛敞卻說道:“鄧司馬,我想了一下,我覺得我軍還是直接前往平城為好。”

“陽高城小,且城外不遠的高柳塞早已是年久失修,形同虛設,若是鮮卑大軍至城下,鄧司馬有信心戰勝嗎?”

“平城是座大城,且是如今的雁門郡治所在,糧草不僅能供應大軍屯住,還能和雁門太守的兵力合軍一處。”說到此處,辛敞看了司馬昭一眼,“正如子上方才所言,據城堅守等征北將軍回來主持大局乃是上策。”

“征北將軍去了幾日了?”聽完了辛敞的話鄧艾忽然來了這麼一句。

<b

r>????“四五日了吧。”辛敞想了想答道。

“好。”鄧艾正色道,“代郡距樓煩六百餘裡,征北將軍星夜兼程至少也得五六日到。目前我等還未收到將軍的消息,就算將軍他一日便將賊軍平定返回這裡,至少還需要十日吧。”

“十日?”辛敞有些疑惑,“方才鄧司馬不是說征北將軍去隻要五六日嗎。”

“人不休息馬也要休息。”鄧艾道,“全速奔襲過去再進行一場廝殺,回程的速度定然不會快,我說十日可能都算少的。”

“所以,鄧司馬的意思是?”辛敞大概猜到鄧艾想做什麼了,但還是問上一句。

鄧艾旋即堅定地說道:“既然征北將軍將大軍交於我手,我就必須要對這支軍隊負責。”

“諸位想想,為何我大軍還在半路,鮮卑人就突然停止不前了嗎?”

“那是因為鮮卑人不知我軍虛實,甚至他連我陽高城中有多少守軍都不清楚,更不知道平城會有多少大軍在等著他。”

“所以三路大軍都不敢動。”

“然而一旦我們領軍前往平城,那鮮卑便會知道平城兵力空虛,從而三路並進前來攻打。到那時候,鮮卑人若是圍城打援,即便是征北將軍回來恐怕也是無力回天。”

大帳中陷入一陣沉默,眾人消化著鄧艾所言之事。

的確,從地圖上來看,無論是西路的涼城還是東路的馬城,魏軍都無法有效控製,或者說早已是半廢棄狀態了。

所以可以預見的是,這兩城將會作為鮮卑人兩路軍隊進軍路上的支點。

唯獨中路的這支鮮卑大軍沒有支點,這當然得益於鄧艾的果斷出兵。

而對這路鮮卑人而言,要取平城必要拔掉陽平這顆釘子,而這顆釘子一旦自己鬆掉,鮮卑人便可毫無顧忌的一路掃蕩了。

.......

而在另一邊的樓煩,戴胡阿狼泥帶著部眾來到了約定地點。

“您是?”戴胡阿狼泥從未見過眼前的刀疤臉,“軻比能大人不是說他會親自來接應我的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