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東堂。
“如何?”龍榻上帶著幾分慵懶之色的曹叡看著眼前的兩位近臣。
“稟陛下。”王基雙手呈著一封奏表,“這是幽州傳來的戰報。”
“呈上來。”曹叡略一招手,顯得很是隨意。
王基保持著恭敬的姿態,緩步走到曹叡身前,在對方接過奏表後旋即後退兩步。
在曹叡翻看著奏表時,王基適時言道:
“征北將軍在塞外與鮮卑人決戰,敵酋軻比能於敵營中斬殺,之後我大魏王師兵臨彈汗山,除了西部鮮卑大人不知所蹤外,其餘各部皆降。”
“陛下。”高堂隆接過話題,“征北將軍暫立軻比能之弟貫布朱為部落大人先行穩定局勢,後上表請陛下定奪。”
“征北將軍做得很對。”曹叡當即稱讚道,“此時立一個‘傀儡’首領可使鮮卑各部爭權奪利,不再凝聚。”
“朕再加封貫布朱為附義王,以示我大魏誠意。”
“陛下明鑒。”高堂隆拱手道。
曹叡想了想,抬頭問道:“征北將軍此次立了如此奇功,二位以為,朕該如何賞賜?”
“這....”高堂隆和王基相互對視一眼,後者思考片刻,指了指曹叡手中的奏表。
曹叡隨即往後翻看。
原來是夏侯獻竟在奏表裡向自己請罪,說是他身為一軍統帥,因為一次決策失誤險些將大軍陷入絕境。
儘管此戰勝了,但真正的功勞應當給與文欽、鄧艾、牽弘等人,並且他希望廟堂能讓埋骨塞外的將士們得到應有的榮耀,家眷們能得到更多撫恤。
曹叡笑了一聲。
當年畢軌折了並州兩萬大軍,也隻是給他調了任。
司馬懿在鹵城被諸葛亮打得找不著北,不照樣做他的大將軍?
如今夏侯獻在北疆打了勝仗,還能真罰不成?
不過仔細想想,此役雖然能讓廟堂裡那些對他指指點點的人稍微閉上了嘴,但總歸會有人吹毛求疵。
若是夏侯獻不主動上報,再有人抓著這個點不放,到時候自己想幫他都不好開口。
曹叡頓時感歎:奉明心思縝密,果然不負自己多年栽培。
暗自沉思良久,他再一次看向兩人,先是問王基:“伯輿以為呢?”
“陛下。”王基上前一步拱手說道,“依臣之見,戰場局勢瞬息萬變,即便是久征沙場的老將軍也未必能做到儘善儘美。”
“何況征北將軍此役不僅大勝而歸,還斬殺敵酋軻比能,如此可保我北疆至少十年的安定,功不可沒。”
“伯輿所言甚是。”高堂隆接過話茬,“臣以為即便是征北將軍再三上表請罪,陛下亦不可有失公允,傷了功臣之心。”
“二位的意思朕知道了。”曹叡微微點頭,“正所謂瑕不掩瑜,不管怎麼說,夏侯奉明為我大魏去除一患,朕自然不會虧待於他。”
“陛下明鑒。”兩人皆拱手應道。
“除了夏侯奉明,朕也不會忘了那些有功之臣。”
“對了,這韓龍是何許人也?”曹叡在仔細翻看過奏表後,看到了一個從未見過的名字。
“據說,此人乃是幽州刺史王雄所招募的遊俠,正是他在亂軍之中刺殺了鮮卑大人軻比能。”高堂隆立刻回答道。
“如此義士,朕要大加封賞!此人現在何處?”
王基微微搖頭,“稟陛下,據幽州刺史部傳回的書信來看,韓龍至今下落不明。”
“好吧。”曹叡歎息一聲,“若是有此人消息,你二人可自行替朕擬招,斷然不可虧待。”
“唯。”
見事情聊得差不多了,王基高堂隆二人拱手告退,走到一半,曹叡又忽然叫住了他們。
“太極殿的翻修事宜什麼時候可以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