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大殿內陷入嘩然,群臣分為兩派爭辯不休。
不過,四位輔政大臣中的兩位聯合上表,其分量相當之重。
衛將軍秦朗自然是支持宗室的選擇,而太傅司馬懿甚至連一句反對都沒有,像是直接棄權了。
大致的進軍方略便是之前在大將軍府討論的那樣,分三路進軍。
司空王淩前往揚州督戰。
大將軍夏侯獻前往荊州督戰。
唯一有爭議的一路便是從豫州進軍南征江夏的一路。
朝中有人推薦司馬懿前去,畢竟他是現任豫州刺史胡遵的老上司。
但經過一陣討論,明顯有著比司馬懿更合適的督戰人選——驃騎大將軍張合。
司馬懿轉頭看了一眼拱手領命的張合,心思悄然飛回了若乾年前的鹵城。
至今他都不明白,那個一向用兵神速的宿將,為何會在蜀軍撤退,這麼大的一個戰機麵前,姍姍來遲呢?
大事已定,在天子曹芳下詔伐吳後,洛陽城中軍隊的動員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起來。
出征前夕的某日,夏侯獻忽然接到旨意,說是郭太後帶著曹芳在東堂特意設置家宴,為大將軍壯行。
如今天子年幼,家宴之上的宗親們大多是曹芳的叔伯輩,甚至更高一輩的清河、安陽、金鄉等公主們也受到了邀請。
同樣受到的邀請的還有郭家人,由於甄(郭)德過繼到了甄家,而曹芳於去年又立甄氏為後,久而久之,對於郭太後而言,甄家倒像是半個娘家了。
“平叔怎麼沒來?”
席間,秦朗掃視一圈卻沒發現何晏的身影,偏過頭向小妹金鄉詢問。
“彆提他了。”金鄉顯然不想過多談論何晏,隻是說道:“他終日飲酒服散,這會兒不知在何處躺著發瘋。”
這時,台上的郭太後朱唇輕啟:“諸位都是芳兒的長輩,芳兒年少,不諳世事,平日多虧了親族們的庇護,才得以茁壯成長。”
“而今,大將軍立誌伐吳,乃是我宗室之幸。出征在即,本宮在此祝大將軍旗開得勝,凱旋而歸。”
隨著郭太後舉起酒樽,眾人齊齊高舉手中杯,道:“祝大將軍凱旋而歸!”
郭太後不勝酒力,隻是輕輕抿了一口,隨即她目光向席間投射,並刻意地轉動視角,以免目光在某處停留太久。
不過內心中,卻隱隱期待著某個目光的射來。
自從大將軍當年儘力為郭氏平反後,她在朝中便越來越依賴大將軍。
這些年,無論是郭家人的封賞還是小皇帝的教育,夏侯獻都會上心。
在去年為曹芳選皇後時,也是夏侯獻力主立甄氏為後,不得不說,親族間的紐帶的確能讓人感到安心,大將軍似乎知道她內心需要什麼,所以她也不介意以禮回報。
沒錯,她拒絕了司馬家的聯姻,而是讓弟弟甄德迎娶了夏侯氏的女兒。
宴會結束,郭太後和曹芳先行離席,賓客相繼離去。
阿母清河囑咐了一句,說明日要他來府上一聚,夏侯獻欣然答應。
就在他準備回府,剛出東堂沒多久,身後卻傳來一道似曾相識的聲音。
“奉明,等等姨母。”
夏侯獻轉身拜禮,目光保持著恭敬,這畢竟還在皇宮之內。
“姨母有何賜教?”
“瞧這話說的。”安陽嬌哼一聲,“沒事就不能和奉明說話了嗎?”
夏侯獻許久沒聽到彆人喚他的字了,除了阿母以外也就隻有安陽了,就連舅父秦朗最近也隻叫他“大將軍”。
他保持著微笑:“當然可以。”
“姨母問你。”安陽似乎並不隻是閒聊,上來便單刀直入:“奉明與郭太後是有什麼嗎?”
??????
夏侯獻頓時懵了。
“此話何意?”
“沒什麼。”安陽閃過一絲不悅,但卻很快釋懷。
然而夏侯獻卻沒察覺到這些細微變化,追問道:“為何這麼問?”
安陽瞥了他一眼:“她看你的眼神不對。”
“眼神不對?”
“郭太後在某方麵與我是同病相憐,我自然看的懂那種眼神。”
夏侯獻搖搖頭,似乎還是沒理解。
“放心吧,這事我就當毫不知情。”安陽以為夏侯獻在裝傻充愣,便不想多說了:“奉明應當知道,我的嘴是很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