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恪以大將軍,錄尚書事,都督中外諸軍事。”
“全琮以衛將軍,錄尚書事,都督中外諸軍事。”
“大將軍諸葛恪,衛將軍全琮,太常滕胤、中書令孫弘、武衛將軍孫峻五人共同輔政。”
孫弘稍稍一愣,這裡輔政之列竟然還有自己的名字?
不過他的頭腦還算清醒,很快便從這份名單中看出了端倪。
諸葛恪和全琮作為太子和魯王派係的標誌性人物,各自開府治事,手握軍政大權,其目的就是讓兩人分庭抗禮。
陛下到死,都在玩製衡啊。
其實在孫權心裡,他是想要快速結束二宮之亂。
他之所以沒有對魯王一黨進行清洗,一來是出於無奈,畢竟他們有的身居高位,有的手握兵權,豈能兒戲。
二來,他希望通過此舉讓臣子們歸心,忘記昔日的仇怨,好生輔佐新君。
但,自二宮以來,兩個派係互相攻訐,從朝堂鬥爭上升到了私仇私怨,豈是一紙詔令就能解決的。
過了一會兒,孫權召孫峻入內,孫弘知趣地俯首拜退。
到了艙外,孫弘連連歎氣。
孫權的這版托孤看似完美,實則對魯王一黨極其不友好。
要知道諸葛恪此人心高氣傲,眼裡容不得人,他身為首輔豈能被這麼多的輔政大臣掣肘。
最重要的是,太子被魯王一黨攻訐多年,一朝上位豈能讓他們安坐朝堂之上啊!?
孫弘越想越覺得恐懼,不久後,他抬頭看見孫峻從艙內出來,忽然心思一動。
他走了上去,“子遠。”
孫峻瞥了一眼身後,低壓聲音道:“孫中書,日後同為輔政大臣,可要多多關照啊。”
看著孫峻一臉輕鬆,孫弘急道:“我的武衛將軍啊,你都大禍臨頭了,還不憂反樂?”
孫峻神色一變:“此話怎講?”
孫弘道:“你我屈居諸葛恪之下,這輩子還哪裡有出頭之日啊?太子對我等恨之入骨,繼位之後豈能容我等?”
孫峻樂了:“這話不對吧孫中書,我可不是魯王的黨羽。”
“可全公主是!”到了這個地步,孫弘索性也豁出去了,但他隻是點到為止,他知道對方自然明白。
孫峻臉色一沉:“那...孫公有何高見?”
孫弘見此事有戲,繼續道:“我素知子遠的雄心壯誌,扭轉乾坤,改天換地,就在今日!”
“走。”說著,孫弘便拉著孫峻的手,“快隨我進去吧。”
艙內,孫權被孫弘帶著哭腔的聲音驚醒。
“陛下!諸葛恪此人不可用啊!”
“他剛愎自用,目中無人,陛下您在時,尚且壓製得了他,可....”孫峻咬了咬牙,繼續說:“可一旦陛下龍馭上賓,朝中誰人可製得了他啊!”
孫權靜靜地聽著,甚至連頭都沒有回。
此刻他好像感受不到身上的疼痛,覺得舒服了不少,但不知為何,榻下孫弘的聲音忽近忽遠,很是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