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撤軍(1 / 2)

江陵城一角,一群民夫挑著扁擔,步履緩緩地往返於城門樓之間。

城池的複建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夏日的熱風吹過,豆大的汗珠在民夫們粗糙的臉頰上流淌。

他們有的是從當地征發的吳人,有的是從北邊來的魏人。

魏人本就從去年冬季便被征發至此,苦不堪言,早就想著歸鄉了。

今年早已誤了農時,不過他們家鄉的土地倒不一定會被荒廢,因為他們不種,自會有當地世族豪強幫他來種。

被強行徭役大半年一無所獲也就罷了,可是回鄉後卻要流離失所。

身子骨好點的,或許還能充作大族家中的佃戶、部曲,那些體弱多病的就隻能在家等死了。

同樣的,吳人們也不會因為是建設自己曾經的故土而感到乾勁十足,未來是繼續留在南郡還是跨江東渡再謀生路都可,而現在他們隻想著早日逃離苦難。

龐大的戰爭機器需要靠數以萬計的“零件”來推動,沒人在乎“零件”的訴求,壞了更換便是。

當然,他們對於外麵戰事的走向一概不知,也毫不關心。

近來他們唯一知道的,便是這江陵城來了一位新的太守。

民夫們私底下傳言,這位太守身份高貴,他既是大魏首輔的心腹,又是朝中四朝老臣的愛子。

平日裡他們見到個當地豪族的族長都覺得身份懸殊巨大,但跟這位比起來,屁都不是。

然而...當他們真正有機會一睹太守真容之時卻和印象裡的大相徑庭。

此刻,司馬昭正站在江陵城城樓上負手而立。

他看著自己的“江山”捋須而笑,自打他記事起,南郡便始終是吳國的領地。

如今江陵城就結結實實的在自己的腳下,有那麼某一刻,他總覺得的一切來的不那麼真實。

老實說自己此役的表現隻是中規中矩,但大將軍還是表奏他為南郡太守,甚至還說後麵會有更大的封賞。

這不由得讓他感到自慚形穢,不過儘管如此,心中的喜悅是難以掩藏的。

“草民叩見司馬太守。”

身後傳來聲音,司馬昭回首看去,臉上依舊帶著笑容。

這些日子他經常親自去各處城牆視察,很多民夫都見過他。

司馬昭衝誰都樂,沒事還會逮住幾個人嘮起閒話。

他曾經做過典農中郎將,對於農事方麵和民夫們有不少的話題,一來一去,民夫們口口相傳,說這位司馬太守為人和善,絲毫沒有官架子。

“好,好,爾等都辛苦了。朝廷大軍此番大捷,離不開爾等的辛勞啊。”

儘管,民夫的許多人對這些逢場作戲的官話都免疫了,但難免有人會吃這一套。

有人感激涕零道:“府君仁德,草民..草民....”

竟是哽咽了。

司馬昭倒沒有自降身份去扶起那人,但還是說道:“快起來吧,用心做事,朝廷定然不會虧待。”

“多謝府君。”

眾人離去。

胡烈和那些民夫擦肩而過,回頭瞥了一眼,快步來到司馬昭身旁。

“府君,大將軍召見。”

司馬昭目光一凜,“走。”

二人到了江陵府堂外,胡烈就此駐足,今日乃是軍中高層會議,他這個級彆並沒有資格參加。

司馬昭不是最後一個到場的,但此刻的府堂內已聚集了不少人。

除了將軍府的核心幕僚們之外,征南將軍王昶、荊州刺史樂綝也在場。

司馬昭忽然有些疑惑,他記得樂綝此役被安排在西陵戰場,為何會出現在江陵城?

帶著這份疑惑,他抬頭看向上位主座,發現夏侯獻並未到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