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劉禪的製衡(2 / 2)

朝臣們竊竊私語。

“朝廷現在需要費公主持大局。”

“是啊,是啊。”

忽然,大殿內有一位將軍出列朗聲道:“啟稟陛下,臣願去永安為陛下、為大將軍分憂。”

劉禪抬頭一看,竟是薑維。

他用袖口擦拭著淚水,喜道:“伯約願往?”

“好,好啊。”劉禪看向費禕,“伯約跟隨大將軍在漢中統兵多年,大將軍以為他能勝任嗎?”

費禕心中一歎,他算是看出來了,這一切都是他們商量好的。

他還能說什麼,薑維的治軍能力在大漢可堪稱一流,既然陛下都親自開口,他還有什麼理由反對。

沉吟片刻,費禕開口道:“臣以為可。”

“善。”

劉禪眉開眼笑,若是此番讓薑維能有所建功,那他在朝中便有了更多倚仗。

...........

九月二十,就在朝廷下詔令王基出兵西陵後沒過幾日,卻從荊州傳來王基早在數日前便出兵的消息。

現任丞相府長史是範陽人盧欽,尚書左仆射盧毓之子。

鐘會出任廟堂後,軍師祭酒不複設,以長史盧欽為幕僚之首。

不過鐘會此人很難捉摸,他現在任中書侍郎為皇帝內臣,原則上內臣與外臣頻繁來往是官場忌諱,但鐘會卻不以為然,沒事就往相府跑。

今日一同到場的還有尚書傅嘏、孫禮。

幕僚們一番見禮,盧欽率先開口說道:

“明公幾日前已下令讓王都督迅速出兵,奇襲西陵,王都督的行動與丞相不謀而合,倒是沒有亂了部署....可是,王都督畢竟是不等朝廷旨意擅自行動啊。”

“子若。”這時鐘會卻是說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目前看來,王都督此舉並無不妥,若是想要問罪,不如等出現紕漏再說不遲。”

“我絕無此意。”

盧欽並非隻讀聖賢書的腐儒,相反他是知兵之人,隻不過他想提醒夏侯獻嚴肅看待此事。

夏侯獻聽了之後,若有所思。

鐘會腦子確實靈光,聽他的意思是建議夏侯獻一笑而過,以展示丞相的胸襟,但倘若王基敗了,最後還可以擅自出兵為由讓他背鍋。

裡外裡都是賺的。

夏侯獻倒沒那麼陰暗,不過他起初確實想著當著幕僚們的麵對此一笑而過,而盧欽一言卻是提醒了他。

今日你不聽號令,明日他不聽號令,諸將皆有樣學樣,往後隊伍該怎麼帶?

當然他不會去乾涉諸將們的具體指揮決策,但在大方略上,隻能有一個聲音。

“子若之意,我知曉了。”

此話題暫時翻篇,開始討論正題。

這幾日諸位心腹們在相府已初步規劃好了戰略。

即,先以雷霆之勢拿下西陵,以震懾武昌。

同時魏軍襄州軍坐鎮襄陽、豫州軍坐鎮安城,揚州軍出鎮合肥,之後坐山觀虎。

若全琮敗,則南下武昌,若諸葛恪敗則直取建業。

然而今日,尚書傅嘏卻對此略有了不同的看法。

“丞相,揚州軍去年一戰,元氣大傷,您還免除了揚州兩年的賦稅。”

“若是此時大興徭役,恐怕邊郡軍民怨聲載道,難以成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