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君臣(2 / 2)

看著二人的臉龐,他不由得陷入了一陣沉思。

近來,曹芳親政的欲望越來越強烈。

有意思的是,他想要掌握權力的初衷竟然不是為了所謂的江山社稷,而是為了保護他心愛的女人。

郭氏那個毒婦,他恨透了她!

在心愛的妃子被殺後他才終於明白,手中沒有權力,什麼都守護不住。

在曹芳看來,郭氏之所以敢如此欺壓自己,還不是仗著丞相之威。

可是...他真的能從丞相手中收回大權嗎?

對此他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心裡泛起了嘀咕。

老實說夏侯獻出將入相,是個十足的能臣。

他早在先帝一朝便滅遼東、征漠北,如今又南下伐吳,開疆拓土,無往不利。

並且,對方在政務處理上做得井井有條,平日裡對自己也並無欺淩之舉.....

就連曹芳本人都不得不承認,他夏侯獻的確是當今大魏的國之柱石。

可權力的欲望一旦在內心滋生,便會像野草一般瘋狂生長,對方越是能乾,曹芳就越是感到不安。

他還依稀記得八歲那年,先帝撫著他的肩膀,虛弱地指著剛過而立之年,意氣風發的男人道:“芳兒,記住這個人。”

當年的他懵懂無知,而今卻明白一個道理。

我是君,他是臣。

這一點,絕不能改變!

一個皇帝如何才是實權皇帝。

第一,掌握台閣及重要崗位的人事任免權。

第二,掌握禁軍。

有以上兩點,便可勉強稱之為實權皇帝。

實際上邊軍掌控與否,是最次要的。因為隻要能掌控中央禁軍,邊軍即便是造反,也大概率會被鎮壓下去,不管怎麼說,中央皇權有著絕對的號召力。

近來,曹芳從李豐口中聽了許多先帝的故事。

魏明帝曹叡初繼位時,便將除了陳群外的其他的三位輔政大臣全部外放邊郡,自己則通過孫、劉二人逐漸掌控軍政大權,從而成為實權皇帝。

現如今,先帝留給自己的四位輔政大臣隻剩三人。

秦朗雖掌禁軍,卻不善於經營朝堂威望;司馬懿垂垂老朽,早已在家臥病多年。

如今他最大的威脅隻有那個男人。

李豐說,這是個機會。

曹芳信了,於是秘密命他起草了詔書。

按照流程,中書省擬好的詔書應當轉交尚書省複核,之後才能下發。

但李豐怕節外生枝,故而建議曹芳直接派中書省吏員前去宣旨。

聖旨中,首先是為丞相伐吳之功稱賀,後又有把夏侯公比做昔日的孔明等諸多溢美之詞。

到了最後才“圖窮匕見”,表達了真實的意圖——命隨軍出征的尚書傅嘏率三軍返京,丞相夏侯獻留鎮荊州,主持伐吳大計。

他們覺得,伐吳大事向來是夏侯獻力主的,那讓他鎮荊州備戰伐吳,是個很合理的,他沒有理由拒絕。

然而今日曹芳秘召二人前來,實則是心中又有了顧慮,他看向兩位忠臣,緩緩開口:

“李卿,朕在想要不要先把詔書追回來,從長計議。”

“呃....”李豐疑惑問道,“莫非陛下是有什麼顧慮嗎?”

曹芳想了想,把心中那個駭人的念頭說了出來:

“萬一丞相不遵詔令,直接率大軍殺奔洛陽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