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廢立(二)(2 / 2)

若是奉明想要多秉政幾年,少一些朝堂紛爭,立一個幼子雖然會引起非議,但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自己則會因為是皇帝的生父,變得更加尊貴。

老實說誰做皇帝,曹宇並不過分糾結。

皇帝大權獨攬不見得是好事,當年兄長曹丕在位時,他們這些宗親過得何其狼狽,幸虧是曹叡跟他自幼親近,他在明帝一朝才稍稍活得像個人。

直到夏侯獻輔政之後,他才真正過上好日子,沒有被圈養在封地,像犯人一樣受人監視,反而在洛陽身居高位,受人尊重,那些個老臣們見到他,也要有禮地叫一聲“曹公”。

終於,曹宇第一個開口問道:

“丞相可有新帝人選?”

聽到曹宇的這句話,夏侯獻便明白了他的心意。

“還沒有,此事茲事體大,須從長計議,沒有群臣的支持,不可為之。”

聞言,桓範轉了轉眼珠:“臣願為丞相奔走。”

夏侯獻不動聲色,桓範這是要替他去試探群臣,或者說去暗示他們。

他喝了口茶,用餘光打量著對方。

龍亢桓氏乃譙沛大族,但畢竟發跡較晚,族中年輕子弟又後繼不足,所以即便是桓範如今身居高位,早早站隊夏侯獻,但其家族影響力,比起太原王氏、河內司馬氏等還是相差甚遠。

試想一下,如果曆史上是曹爽贏了,結局會是怎樣?

大概率會是個東吳的孫綝吧。

要說桓範對曹魏幾任君王有多大忠心,並不見得,他那句“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犢耳!”更像是對自己押錯寶的悔恨與不甘。

“大王,您如何看?”

夏侯獻看向曹宇,這稱呼有些意味深長,並非以“舅父”稱之,而是稱其尊號。

那麼曹宇接下來的話就不是親戚嘮家常了,而是無形中代表著宗親的態度。

曹宇斟酌著話語,半晌,才開口:“天子昏庸不足以奉宗廟,身為宗正,孤自當一心為公,絕不徇私。”

說完,他看向秦朗,“阿蘇,你覺得呢?”

秦朗就在剛剛,已做好了心理建設,麵對曹宇拋來的問題,他直接答道:“我去問問昭伯他們的態度。”

..........

次日,爽府。

“啊?丞相欲行廢立之事?”曹爽把手中的腿肉放下,抹了抹胡子。

秦朗也不囉嗦,他不管曹爽是否能看清朝堂門道,隻把話挑明了說:

“此事已得燕王首肯,現在軍中多由你來打理,我隻要他們一個態度。”

“態度?”曹爽搓了搓手,“我如何能左右他人的態度?”

秦朗笑道:“那好,我隻問你的態度。”

曹爽想了想,他能有什麼態度,元明叔親自來找自己說這些事,自己除了應下還有彆的選擇嗎?

摸了摸肚皮,回想起昨日胯下的“鶯鶯燕燕”,不由得嘴角露出一絲笑。

吧唧了下嘴巴,口中香溢的油脂還未融化。

比起朝堂紛爭,他更喜歡富家翁的日子,遂開口問道:“那新帝繼位後,一切照舊?”

秦朗早就看出曹爽心無大誌,原來對方隻是害怕失去現有的好日子。

“這點放心,奉明這些年對我等不薄,何時虧待過自家人。”

曹爽深以為意:“好,此事好說。”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