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窮的地方越多生”這話可不是瞎說。
有一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就專門去做了大數據實地調研,出了一本書叫《貧窮的本質》。
那本書,可不是說去觀察幾個窮人就得出結論了,而是幾乎跑遍了全球貧窮地區,最終得出了結論。
什麼結論呢,就是貧窮跟認知強相關。
同樣的,人是否願意生育,跟經濟條件毫無關係,也是跟認知有強相關。
覺得自己沒錢,不足夠養育那麼多孩子,所以就少生,能養得起幾個生幾個。
這是有認知的結果,對自己的未來有規劃。
要是沒這個認知,他們根本就不會考慮這些,更彆提什麼規劃了。
至於生多少,怎麼養,孩子成長過程中如何教育,長大了怎麼辦,壓根就沒考慮。
莫說替孩子考慮了,他們自己都是混混沌沌一生。
稀裡糊塗就結婚了,稀裡糊塗就當了爹媽,稀裡糊塗就當了爺爺奶奶外婆外公,稀裡糊塗就埋土裡了。
一輩子都是稀裡糊塗。
所以,任何一個地區,一旦教育水平開始提高,大家有了自我思考的能力,開始去思考“我是誰”、“活著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我這麼痛苦”、“怎樣才能改變現狀”等等問題的時候,就意味著,這個地區的人,往後無論做什麼,都開始有了規劃。
包括生育。
生育生育,不僅是“生”,還得“育”。
他們也就不會輕描淡寫地來一句“兒孫自有兒孫福”、“兒孫滿堂”、“天倫之樂”那種毫無邏輯的話語,而心安理得、不顧後果得使勁生了。
都知道“有娘生沒娘養”是罵人十分難聽的話,可現實就是,好多人確實是這麼長大的。
父母那輩純糊塗蛋,指望他們來“教育”?
大部分人這輩子能活成什麼樣,全靠自己造化。
甚至是要擺脫了父母那種可怕的固態思維,不受他們影響,才能活得更好。
越聽他們的越慘,他們一輩子過成什麼樣,都是看得見的。
當然了,這裡說的是家境普通、父母認知低的家庭,那種達官顯貴以及父母認知高的家庭不在咱們的討論範圍內。
(這是抖音剛學來的免責公式:出自《百家講壇》一位講師,他的原話是:當然了,我說的是清朝......)
扯遠了,書歸正傳。
七妹林小芳倒是想等著看風哥的節目。
雖然她對什麼案子不感興趣,但想著,自己身邊熟悉的人,能在電視上看到,還是很期待的。
“小倩,你帶她們去睡,我還不困呢,再看會兒。”
林小芳讓八妹林小倩帶著妹妹們去睡。
八妹林小倩一撇嘴。
“不要,我也想看,她們要是困,就自己去睡。”
林小葉瞅這情況,知道這倆丫頭想留下看。
也寵著她們,自己起身走到九妹十妹這倆小的麵前。
說小也不小了,小莉12歲,小香11歲。
“你倆去睡不?二姐陪著你們去。”
小香打了個哈欠。
“我要看風哥演電視。”
“我也是。”
九妹林小莉跟著道。
一旁的蘇淩風笑了。
“沒啥看的,這是調查案子的,不是武打片,我都懷疑,會不會把我的鏡頭剪進去呢。”
蘇淩風就一開始在省城,跟省長談話的時候,電視台拍了些鏡頭,後來又被叫去做了個采訪。
具體能留給他多少鏡頭,他心裡也沒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