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馬拉鬆檔次跟這一次還是有區彆的,這一場人更多。”
“你拿到A區的牌子,可以免於跟幾萬人一起擠,相對起跑更快。”
“但實際上A區也有很多人,你想站得靠前一點,還是得早點去檢錄排隊。”
李柏疑惑地問:“A區的人也很多嗎?”
“相對少,但梁老師說得沒錯,總共加起來,也有千八百人。”
季子楊點頭。
“基本上把近兩年pb破3的大眾精英選手都包含在裡麵。”
“具體標準要看賽事方,有的可能放寬一些,但有的像鷺島馬拉鬆,可能254才能進A區!”
季子楊對此非常有發言權,他就是憑借著249的pb成績,勉強擠入了A區裡。
“鬆花江馬拉鬆沒有,但有的比賽,甚至還是分區分槍跑,就是比如Abc三個區一個槍先跑,後麵還要再等一等。”
分區分槍跑對於大比賽來說確實很有必要。
人太多了,不能全部人都一塊衝出去!
不然難以管理,難以統計成績不說。
也容易造成混亂,容易受傷!
“長見識了,我之前參加的金海馬拉鬆,都沒有這麼多條條框框。”
李柏感慨。
“你現在不用管那麼多,反正A區肯定是第一槍就跑的。”
“隻是你到時候就站在自己的區域裡參加比賽,因為號碼布裡有計時芯片。”
“如果你不是在自己的區域裡出發的,機器檢測不到你在這個位置上,後麵就會取消你的比賽成績。”
季子楊叮囑道。<
br>
“我們已經是最前麵的了,是吧?我隻需要在前麵跑就行?”
李柏問道。
“你不是最前麵的,A區前麵還有一個S區。”
“S區一般都是那些特邀選手,你知道特邀選手什麼意思吧?”
李柏輕輕地點頭。
這個他知道,特邀選手會包括國內的馬拉鬆名將,包括一些邀請過來的黑人運動員。
他們都是比賽方寄以厚望要出成績的人!
“S區有時候也會有一些非特邀運動員吧?比如成績好一點的。220以內的健將級運動員。”
梁曼君在討論問題的時候,倒就顯得不那麼高冷了。
有話她就說。
“對,但這要分比賽,有的比賽它給成績夠的運動員上S區,有的不給。”
季子楊其實見過更多的還是不給的。
但他們的話,讓李柏有了一個新的渴望。
如果我也能達到220,是不是有可能站在最前麵去,跟那些頂尖的馬拉鬆運動員跑在一起?
“S區在前麵,你要是在A區站位靠前,也是可以跟一跟他們的,但我不建議你跟他們。”
“為什麼?”
“因為人家那是跑在210以內的配速!”
“節奏就好像你早上拉爆宋山他們一樣。”
“你前麵勉強跟上有什麼用?體力消耗完,後麵你就跑不了了!”
這話有道理,李柏點了點頭。
“所以還是按照自己的節奏來跑,跟一批和你配速差不多的人。”
“我一般是跟幾個關係不錯的跑者組隊,大家輪流破風。”
“你要是沒有認識的人,也可以在跑之中找願意跟你搭檔的人,大家成績都差不多的。”
季子楊毫不吝嗇地給李柏分享著自己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