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有驚無險的晉級,衡量得失(2 / 2)

“有驚無險,李柏順利晉級5000米決賽!”

不過,李柏是順利晉級5000米了。

很多跑圈的粉絲們卻有點高興不起來。

“好消息是,李柏要去跑5000米決賽了。壞消息是,馬拉鬆比賽怎麼辦?”

“什麼怎麼辦?”

因為前麵李柏忽然拿了一萬米比賽的金牌。

他在國內的熱度已經成功破圈。

甚至能夠跟全小妹、小潘,還有同樣是驚喜奪冠的鄭女王平起平坐。

但很多新來的粉絲並不怎麼了解田徑比賽,更不清楚李柏賽程存在衝突的情況。

老粉絲們便紛紛給她們解答。

“10號下午是男子馬拉鬆比賽,11號淩晨跑5000米的決賽。”

“這兩個比賽挨得太近了,李柏隻能參加其中一項。”

新粉絲不解,她們剛剛聽比賽的解說講了英厄布裡格森跑完1500米又跑5000米的故事。

怎麼英厄布裡格森可以做得到短短幾個小時又參加這個比賽又參加那個比賽。

為什麼李柏不可以?

“乖乖,這兩個有可比性嗎?”

“英老三是中跑+長跑的組合,而且還是先跑決賽再跑預賽,第二場不用那麼拚。”

“李柏是馬拉鬆+5000米的組合,兩個全都是長跑,馬拉鬆還是超級長跑!”

“你讓巔峰期的基普喬格跟貝克勒來,他也做不到跑完一場馬拉鬆,在同一天內又去跑5000米啊!”

“而且這兩場都是決賽!李柏就算能去跑5000米,跑完馬拉鬆腿都軟了,肯定後麵也拿不到什麼好成績。”

“為了湊出場

數去跑5000米就沒意思了,我估計他要放棄馬拉鬆。”

新粉絲前麵看懂了,但後麵又有些不理解。

“為什麼要放棄馬拉鬆?放棄5000米不好嗎?馬拉鬆看的人更多。”

這話沒毛病,從商業價值來說,參加馬拉鬆比賽的商業價值肯定更高。

但這可是奧運會,不是商業比賽!

“雖然我也希望李柏去跑馬拉鬆,畢竟有基普喬格又有貝克勒。”

“但奧運會比賽,肯定是要從拿獎牌爭金牌的角度去考慮啊!”

“馬拉鬆想要拿獎幾乎不可能,李柏的成績離世界頂尖差遠了。”

李柏在馬拉鬆項目上的最好成績是2小時07分54秒。

跟國家紀錄都有不小的差距,更不用說跟基普喬格這些國際頂尖馬拉鬆運動員比了。

“5000米的比賽,李柏難道就有機會拿金牌嗎?”

“還真的有機會,李柏現在在5000米項目上,已經是亞洲第一人了!亞洲紀錄都是他的。”

“而且這次巴黎奧運會5000米的比賽,競爭真的不激烈。”

“切普特蓋,基普利莫都退賽了。卡加爾查、阿雷加維、巴雷加居然都沒參加這個項目。”

“剩下就是英厄布裡格森,埃塞俄比亞的格布,肯尼亞的克羅普,其他的一個能跑的都沒有。”

“所以李柏參加5000米比賽,不隻是有希望拿獎牌而已,狀態好的話,拿金牌都有可能!”

這不隻是跑圈懂行的網友的理解。

也同樣是很多體育博主賽前分析中得出來的結果。

“我去,那李柏豈不是可能可以拿兩枚金牌?”

“雙冠王,這確實比跑一場拿不到獎的馬拉鬆更有意義。”

“就算拿不到金牌,拿個銀牌或者銅牌,李柏都是創造中國男子5000米最好成績了!”

大家聊得熱火朝天。

但到了晚上八點多鐘,國內體育博主轉載的巴黎奧運會官方的一條新聞,還是讓所有人看得目瞪口呆。

還能這樣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