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是讀書人,雖然最近這幾年為民生操碎了心,但辨彆一首詩優劣,還是沒問題的。
但潘仁並沒有將心中的想法表現出來,因為幾位宿老隻負責從十幾篇詩詞中取出三篇定為三甲,而確定三甲排名的是那位貴人。
也就是說,讓這首詩成為今晚第一甲,是那位貴人的意思。
“都吵什麼吵?”
就在大廳內眾人爭論不休的時候,一名宿老走了出來,掃了一眼眾人,說道:“都不服這首詩是今晚第一甲?
你們哪裡來的勇氣質疑這首詩?
又有什麼資格不服?”
在對這名宿老的喝斥,在場眾人都趕緊閉嘴了。
這位宿老名叫張謙,是名氣很大的大儒。
年輕的時候在做官做到了兵部尚書、更被封內閣大學士、太子少保。
所以在場眾人雖然心裡依舊有些不服氣,但麵對張謙,也隻能是把所有的不滿都咽回到了肚子裡。
等到大廳內安靜下來後,張謙才繼續說道:“不錯,這首詩無論是辭藻華麗、還是詩中意境,都不如前兩首詩。
但也正因為這一點,所以,我們幾個老東西,決定將這首詩定為今晚第一甲。
為什麼啊?
就是希望天下讀書人,彆老是高高在上,要學會放下身段。
要從人民群眾中來,回到人民群眾中去。
要務實、要明白讀書,不是為了去做人上人,淩駕百姓之上,而是為了用自身所學,去為百姓謀福祉。
就像這首詩一樣,用詞很普通,意境也很簡單,不僅讀書人可以讀懂,就連普通老百姓也能知道這首詩的意思。”
“張先生說的對,我一個開妓院的,聽了這首詩後,也是
一下子就明白這首詩的意思了。”
房大富第一時間站了出來,支持張謙的說法。
然而,張謙卻眼神不善的看了房大富一眼,嚇的房大富縮了縮頭,趕緊坐了回去。
在場眾人在聽了張謙這番話之後,卻都陷入了沉思中,雖然他們總覺的有些不對勁,但卻又不得不承認張謙說的很有道理。
一個離民眾太遠的人,是無法成為治世之能臣的。
就像詩詞一樣。
越是華麗的詩詞,普通人越是不懂其中意思。
一百多年前,大周國的一位書法大家,草書寫的那叫一個冠絕天下,甚至被皇帝賜名“龍草”!
這位大書法家隨便一篇真跡,都價值千金。
可有一次,這位大書法家在一個小酒樓吃飯,卻忘了代價,於是就寫了一幅字給酒樓老板,可酒樓老板一看就說那位大書法家是在“鬼畫符”,當場給他撕了。
“這也太能吹了!”
坐在喬宇身邊的楊景聽完張謙的話都無語了。
他之所以選擇這首乾隆皇帝的詩,就是想要藏拙,但又不至於被人瞧不起。
可結果,硬是被眼前的張謙一頓吹,導致在場許多人都開始搖頭晃腦的念起這首詩來。
“這首詩的作者是……”這時,潘仁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