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後,縣太爺嘴上還嚷嚷著要跟鄰居絕交,結果,鄰居拿著金瘡藥,給縣太爺敷藥,兩人才和好。
可和好還沒幾天,兩人就再次起了衝突,在街上就指著鼻子踹著鳥的對罵了起來。
看傻了當時很多的人。
兩人更是毫不留情的互相揭短,那真的是……
總之,七百裡外城的官員們,相比於以往的官員,更有煙火氣了,更像是一個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神、也不是讓眾生畏懼的魔鬼……
這就是為什麼七百裡外城能夠發展這麼迅速的一個主要原因,不僅僅是因為楊景有超前知識,更重要的是,七百裡外城的官民是一體的,大家齊心協力,所以才有這樣的高效成果。
比如赤縣,本來是一個很貧窮的小縣城,在縣令緊隨楊景這邊各種改革下,大刀闊斧的對縣裡進行了改革,並展現了自己的能力,獲得了張傳芳的青睞,大力提拔了赤縣縣令。
而赤縣縣令離開赤縣的時候,搞了個演講,一個堂堂九尺男兒,卻跟赤縣的一萬多戶人家,一起哭的是天昏地暗。
說到了赤縣的改革、赤縣的成功,但也有為了赤縣改革而犧牲的那些赤縣人。
有富紳權貴、也有民眾窮人……
他們都是為了赤縣的改革,而出過大力的。
比如赤縣當時的首富,直接變賣了所有家產,投資到了赤縣的公路修建。
並為了拉攏到更充足的資金,這位富豪去拜訪了所有在生意上的朋友、合作夥伴,收到了不知道多少冷白眼。
但最終,在這位首富的努力下,赤縣修路的資金終於充足。
也有為了在懸崖峭壁上,開出一條公路,有一個普通民眾家裡,五十多歲的夫婦有五個兒子,結果在開鑿那條公路的時候,四個兒子摔下懸崖而死、還有一個兒子被滾落的大石頭,砸斷了雙腿。
用赤縣縣令的話說,一個國家的建設、一個國家的高速騰飛,要的是官民一心,是眾誌成城。
不僅需要官員的能力、青天之心。
也需要民眾有無私奉獻精神
盛世的背後,是無數民眾的屍骨堆成的。
很多官員將盛世看成是自己的功績,就像是站在無數民眾屍骨上炫耀著自己站的多高。
赤縣縣令的這一番話,讓張傳芳感受頗深,也是張傳芳青睞赤縣縣令的主要原因。
張傳芳說,如果當初他們縣的縣令是赤縣縣令的話,那麼毫無疑問,他的遭遇不會像今天一樣慘。
隻有看得見民眾奉獻的官員,才是一個真正的好官。
也才是能夠將一個國家建立好的官員。
楊景對於百姓的夾道歡迎,倒是沒有太過在意,因為,他從來就不貪慕虛榮。
楊景眼下最關心的事情,是要如何處理姬武曌。
楊景對卷入到姬武曌跟姬乘風之間的權力爭奪,是沒有一點興趣的。
特彆是對於彆人將他視作姬武曌心腹這件事。